出自宋代馬之純《銅螭署》:
洛陽當(dāng)日鑄銅螭,徒得形模怪且奇。
玉刺口中藏不見,蟲居腹內(nèi)出無時(shí)。
移來建業(yè)尚如此,徒在江陵無復(fù)茲。
此說流傳真誕妄,便當(dāng)不信不須疑。
注釋參考
玉刺
(1).猶玉簡(jiǎn)。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七勵(lì)》:“石策紫泥,繩金玉刺?!?/p>
(2).名帖的美稱。 唐 陸龜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詩:“三清今日聚 靈官 ,玉刺齊抽謁 廣寒 ?!?/p>
中藏
(1).內(nèi)臟?!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其人嗜粥,故中藏實(shí)?!?/p>
(2).指內(nèi)心情感或腹中才學(xué)。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比興互陳,反覆唱嘆,而中藏之懽愉慘戚,隱躍欲傳?!薄镀缏窡簟返谑换兀骸癌z 侯冠玉 ﹞説了一會(huì)話,大約語言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p>
(3).喻詩文內(nèi)容。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格局》:“予謂文字之新奇在中藏,不在外貌?!?/p>
(4).中藏府的省稱。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腹內(nèi)
猶名下。 唐 韓愈 《論天旱人饑狀》:“伏乞特勑京兆府,應(yīng)今年稅錢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內(nèi)徵未得者,并且停徵。” 朱熹 校注:“今按腹內(nèi),謂應(yīng)納而未納者,嘗見國初時(shí)官文書猶有此語,如今言名下也?!?/p>
無時(shí)
(1).不定時(shí),隨時(shí)?!秲x禮·既夕禮》:“哭晝夜無時(shí)?!?鄭玄 注:“哀至則哭,非必朝夕?!?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云無時(shí)出,飛電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賈魯河改道》:“今屢濬屢塞,而 黃河 又衝決無時(shí),侵逼益甚?!?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時(shí),我更起居‘無時(shí)’,不是游息的‘無時(shí)’,而是勞作的‘無時(shí)’?!?/p>
(2).不知何時(shí)。 漢 劉向 《九嘆·憂苦》:“山脩遠(yuǎn)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shí)?!?/p>
(3).沒有一刻;無有一時(shí)?!稘h書·王莽傳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無時(shí)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為天下厚 劉氏 也?!?唐 岑參 《送鄭堪歸東京氾水別業(yè)》詩:“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shí)閒?!薄叮及嘣娺x>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無時(shí)不在閃耀著形象思維的光輝。”
(4).不逢時(shí)會(huì)。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或有志而無時(shí),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為弔?!?/p>
馬之純名句,銅螭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