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爲(wèi)常
出自唐代 李大師、李延壽《南史·列傳·卷三十二》:
摘自《南史·列傳·卷三十二》
解釋:每篇文章沒有固定的體式,但天下文章卻有各種不同的體式。
原文摘要:
所善,自當(dāng)陵云一笑。三千買棺,無 制新衾。左手執(zhí)孝經(jīng)、老子,右手執(zhí)小品法華經(jīng)。妾二人哀事 畢,各遣還家。”曰:“吾生平之風(fēng)調(diào),何至使婦人行哭失聲, 不須暫停閨合?!?融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高談鮮能抗拒。永明中遇疾, 爲(wèi)門律,自序云:“吾文章之體,多爲(wèi)世人所驚,汝可師耳以 心,不可使耳爲(wèi)心師也。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爲(wèi)常,政當(dāng) 有其體。丈夫當(dāng)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迸R 卒,又戒其子曰:“手澤存焉,父書不讀,況父音情,婉在其 韻。吾意不然,別遺爾旨。吾文體英變,變而屢奇,豈吾天挺, 蓋不隤家聲。汝可號(hào)哭而看之?!比谖募瘮?shù)十卷行于世,自名 其集爲(wèi)玉海。司徒褚彥回問其故,融云:“蓋玉以比德,海崇 上善耳?!?/p>
注釋參考
常體
(1).猶通例?!盾髯印s辱》:“樂易者常壽長,憂險(xiǎn)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薄逗鬂h書·鄧張徐張胡傳論》:“懷祿以圖存者,仕子之恒情;審能而就列者,出身之常體。”《魏書·食貨志》:“輸京之時(shí),聽其即納,不得雜合,違失常體?!?/p>
(2).固定的格式?!赌鲜贰埳蹅鳌罚骸胺蛭呢M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p>
(3).平素的風(fēng)格。 唐 殷璠 《河岳英靈集》卷中 崔顥 詩評(píng)語:“ 顥 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jié)忽變常體,風(fēng)骨凜然,一窺塞垣,説盡戎旅?!?/p>
有體
(1).謂有一定的形體。《易·繫辭下》:“陰陽合德而剛?cè)嵊畜w。” 孔穎達(dá) 疏:“若陰陽不合則剛?cè)嶂w無從而生。以陰陽相合,乃生萬物,或剛或柔,各有其體?!?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五:“同情淪異物,有體入無形。”
(2).猶得體。 宋 蘇軾 《故龍圖閣學(xué)士滕公墓志銘》:“詔曰:‘寬嚴(yán)有體,邊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邊’名之。”《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六年》:“帝謂大臣曰:‘ 梅摯 言事有體。’以為戶部副使。”
李大師、李延壽名句,南史·列傳·卷三十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