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庠《祫饗禮成》:
孝饗邦儀重,親祠祏室開。
推尊二祧合,獻(xiàn)力九賓來。
寶蔡前涓日,祥霙近弭災(zāi)。
鉤陳嚴(yán)法仗,綿蕝謹(jǐn)容臺。
祓坐皇為邸,登車斗轉(zhuǎn)魁。
三辰隨藻袞,百末湛云罍。
遍裸靈心像,終歌帝祉隤。
華紳紛嶽抃,端闕儼天回。
蠅筆言絲慎,雞場赦鼓催。
好生先祝綱,作解遂成雷。
賁有戔丘帛,刑無棄道灰。
須知蒙福意,萬事入康哉。
注釋參考
鉤陳
亦作“鉤陳”。1.星官名。《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詔招搖與太陰兮,伏鉤陳使當(dāng)兵?!?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陳,神名也。紫微宮外營陳星也?!?唐 李嶠 《奉和拜洛應(yīng)制》:“日暮鉤陳轉(zhuǎn),清歌上帝臺?!?清 錢謙益 《答越卓凡憲副》詩:“我欲為君歌督護(hù),夜闌酹酒向鉤陳?!?/p>
(2).指后宮?!段倪x·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wèi)以嚴(yán)更之署?!?李善 注引《樂葉圖》:“鉤陳,后宮也?!薄端鍟じ咦婕o(jì)上》:“任掌鉤陳,職司邦政?!?清 錢謙益 《吳祖洲八十序》:“身雖引退,其聲光氣象尤映望于鉤陳閣道之間?!?/p>
(3).一種用于防衛(wèi)的儀仗?!侗笔贰に囆g(shù)傳下·何稠》:“帝復(fù)令 稠 造戎車萬乘,鉤陳八百連。”《隋書·禮儀志七》:“八年征 遼 ,又造鉤陳,以木板連如帳子?!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御殿則有鉤陳羽衛(wèi)之嚴(yán)?!?/p>
法仗
法物儀仗。 宋 蘇舜欽 《感興》詩之一:“功既即奉迎,法仗迭簫鼓?!?宋 周密 《齊東野語·登聞鼓》:“《筆談》言 洛京 留臺有舊案,言國初取索鹵簿法仗,報(bào)言:‘本京鹵簿,因 清泰 間 末帝 將帶逃走,不知所在?!藗饕詾樾??!?/p>
綿蕝
亦作“緜蕝”。見“ 綿蕞 ”。
容臺
(1).行禮之臺。《淮南子·覽冥訓(xùn)》:“容臺振而掩覆。” 高誘 注:“容臺,行禮容之臺。”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禮記三》:“禮以容儀為主,故行禮之臺謂之容臺?!?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2).禮署、禮部的別稱。《史記·殷本紀(jì)》“表 商容 之閭” 司馬貞 索隱引 漢 鄭玄 云:“ 商 家典樂之官,知禮容,所以禮署稱容臺?!?宋 洪邁 《容齋隨筆·京師老吏》:“容臺之職,唯當(dāng)秉禮。” 明 阮大鋮 《燕子箋·授畫》:“下官 酈安道 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清 方文 《送姜如農(nóng)明府擢儀部》詩:“容臺備禮樂,萬古生輝光。”
宋庠名句,祫饗禮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