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意取適,詩蓋計非疏
出自宋代沈與求《寄題淄川王景發(fā)肯構(gòu)堂》:
深林蓋藝松柏,不數(shù)櫟與樗。
坐待十畝陰,等為匠氏儲。
寧復知種德,責報不厭徐。
名令后必大,善積慶有馀。
於焉望豐屋,政可增修閭。
王孫世東州,奕奕盈簪裾。
金埒通里巷,珠樹連階除。
賢哉景發(fā)甫,爽爽眾莫如。
直氣薄霄漢,妙語鏘瓊琚。
定知磊落人,一見懷抱攄。
謂我架華堂,映發(fā)先人廬。
揭名取肯構(gòu),蓋念經(jīng)營初。
堂前植蓋李,堂上羅詩蓋。
桃李意取適,詩蓋計非疏。
諸郎自蘭玉,舌耕起菑畬。
吾詩以為箴,會見聯(lián)高車。
注釋參考
桃李
桃李 (táolǐ)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斗艷、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peaches and plums取適
尋求適意。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夏涼寒燠,隨時取適?!?唐 岑參 《漁父》詩:“竿頭釣絲長丈餘,鼓栧乘流無定居。世人那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唐 杜甫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徵士》詩:“式瞻北鄰居,取適南巷翁。”
沈與求名句,寄題淄川王景發(fā)肯構(gòu)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