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聞風義,因茲速置郵
出自宋代趙蕃《寄贈曾裘父兼呈嚴黎二師》:
憶昨初南渡,吾家住信州。
樞庭嘗牧守,詞掖舊淹留。
生世夫何晚,斯人不易求。
風流付篇翰,零落臥山邱。
尚友當論世,如公實并游。
近功稱共學,為偽說橫流。
白首無愆素,清名所得優(yōu)。
百年安甕牖,萬里罷浮游。
太守尊徐孺,鄉(xiāng)人慕少游。
成蹊自桃李,有臭別薰蕕。
久矣聞風義,因茲速置郵。
碧云增悵望,石鼎怕冥搜。
王謝池臺古,嚴黎鐘磬幽。
林園小搖落,巖壑細雕鎪。
豈曰忘徵逐,懷哉困阻修。
駏蛩終有合,針石詎難收。
注釋參考
聞風
(1).聽到音訊或傳聞。 唐 劉禹錫 《平蔡州》詩之三:“四夷聞風失匕筯,天子受賀登高樓。”《前漢書平話》卷上:“滅 楚 以來,四海安寧,民皆快樂,萬里聞風,一鼓而收之?!?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間,聞風逃遁,真真是無上的恥辱?!?/p>
(2).探聽消息。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五:“ 老孫頭 也聞風來了。” 浩然 《艷陽天》第一一四章:“ 馬齋 是從小河邊上來,也是到處聞風的?!?/p>
置郵
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睹献印す珜O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焦循 正義:“置、郵、傳三字,同為傳遞之稱。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謂之驛。其傳遞行書之舍,亦即謂之置郵,謂之驛。” 唐 楊炯 《<王子安集>舊序》:“教之者逾於激電,傳之者速於置郵?!?宋 范成大 《麻線堆》詩:“舟檝避潢潦,置郵疾飛馳。”按,古制,置為馬遞,郵為步遞,原有區(qū)別,后即混用。
趙蕃名句,寄贈曾裘父兼呈嚴黎二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