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船邊,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出自宋代李曾伯《沁園春(送章漕赴詔)》:
極目江濤,不有人焉,其能國乎。
偉故家風(fēng)烈,激揚(yáng)手段,平生踐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卻猶當(dāng)?shù)菑耐俊?br>斯行也,非紀(jì)網(wǎng)省闥,定引京都。
猗歟。
愿疾其驅(qū)。
彈指頃暑收秋又初。
向玉階芳寸,親承溫問,金成十二,細(xì)述嘉謨。
苕霅船邊,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它年事,約攜東老酒,附洛英圖。
注釋參考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并稱。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nèi)。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缎绿茣る[逸傳·張志和》:“愿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
藕花
藕花 (ǒuhuā) 荷花 lotus bloom(flower)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巍?李清照《漱玉詞·如夢令》洞庭
(1).廣闊的庭院?!肚f子·天運(yùn)》:“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咸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xiàn)后天之祝?!?/p>
(2).湖名。即 洞庭湖 ?!俄n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眳⒁姟?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段倪x·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青草湖
湖名。古五湖之一。亦名 巴丘湖 ,在今 湖南省 岳陽市 西南,和 洞庭湖 相連。因 青草山 而得名。一說湖中多青草,冬春水涸,青草彌望,故名。 唐 宋 時(shí)湖周二百六十五里,北有沙洲與 洞庭湖 相隔,水漲時(shí)則與 洞庭 相連,詩文中多與 洞庭 并稱?!读簳ず?xùn)|王譽(yù)傳》:“未幾, 侯景 寇京邑, 譽(yù) 率軍入援,至 青草湖 , 臺城 沒,有詔班師, 譽(yù) 還 湘 鎮(zhèn)?!?唐 韓偓 《贈湖南李思齊處士》詩:“三春日日黃梅雨,孤客年年 青草湖 ?!?元 馬致遠(yuǎn) 《岳陽樓》第一折:“不要説 漢江 ,連 洞庭湖 、 鄱陽湖 、 青草湖 都看見了。” 清 吳偉業(yè) 《曇陽觀訪文學(xué)博介石兼讀蒼雪師舊跡有感》詩:“嗚呼!銅鼓鳴, 莊蹻 起, 青草湖 邊筑營壘?!币嗍》Q“ 青草 ”。 晉 郭璞 《江賦》:“其旁則有 云夢 、 雷池 、 彭蠡 、 青草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璩》詩:“ 青草 洞庭湖 ,東浮滄海漘?!?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 洞庭 青草 ,近中秋、更無一點(diǎn)風(fēng)色?!?/p>
李曾伯名句,沁園春(送章漕赴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