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非為君,實(shí)自警疏懶
出自宋代曾幾《溆浦縣鄧夢授主簿惜日軒》:
羲和窗鞭白駒,秋日凄已短。
向來曬窗地,欲作炙背暖。
鄧侯開西軒,棗下歌纂纂。
前山隱半規(guī),悵望支手版。
我慵類天賦,身世兩不窗。
著鞭慚祖生,運(yùn)甓謝陶侃。
銅壺一百刻,夜夢分去半。
午窗又為崇,長閉讀窗眼。
勉旃崇明德,己事不可緩。
作詩非為君,實(shí)自警疏懶。
注釋參考
非為
(1).干不顧法紀(jì)或禮法的壞事。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貪贓壞法,飲酒非為?!?明 陶宗儀 《輟耕錄·鬼爺爺》:“然頗慎行止,不敢非為?!?/p>
(2).指違法或違反道德的壞事、壞行為?!端疂G傳》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為?!?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ね练c(diǎn)卯》:“爾宜躬先奉法以統(tǒng)一鄉(xiāng)之眾,以盡軌于法,稍有非為,惟爾總是問?!?/p>
(3).不顧法紀(jì)或禮法。 元 無名氏 《硃砂擔(dān)》第四折:“我癡心想望貞潔,你做事忒殺非為?!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三:“小人頗知禮法,極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為之事?!?/p>
曾幾名句,溆浦縣鄧夢授主簿惜日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初中語文考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