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埴《是日歸館中作》:
一聲湖外笑掀天,誰挽楊枝艤酒船。
倚柱宛然聞鶴語,買花卻不要犀錢。
山陰擬去重為客,路滑歸來亦悟禪。
還訝春風(fēng)無勾事,綠林吹血化杜鵑。
注釋參考
倚柱
(1).靠在柱子上?!稇?zhàn)國策·燕策三》:“ 軻 ( 荊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p>
(2).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四》載, 齊 人 馮諼 客于 孟嘗君 ,左右賤之,食以草具。 馮諼 倚柱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孟嘗君 命左右食之。有頃, 馮諼 復(fù)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嘗君 命左右為之駕。后有頃, 馮諼 又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 乃使人給其老母食用,無使乏。于是 馮諼 不復(fù)歌。后因以“倚柱”謂辭家求宦,不能侍親于膝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實之用前韻為老者壽戲答》詞:“老去聊攀 萊子 例,倒著斑衣戲舞。記田舍、火鑪頭語。肘后黃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將身許。且扇枕,莫倚柱?!?/p>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達夫 《過去》:“ 老二 象一只雄雞,有什么可笑的事情發(fā)生的時候,總要我做她的倚柱,撲上身來笑個痛快?!?/p>
宛然
宛然 (wǎnrán) 真像;非常像 as if;as though 真切,清楚 clear;distinct;vivid 封識宛然?!稘h書·李廣蘇建傳》 宛然舊日情景,又在眼前鶴語
(1).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 晉 太康 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 堯 崩年也。’於是飛去。”后以“鶴語”謂鶴壽長而多知往事。 唐 崔湜 《幸白鹿觀應(yīng)制》詩:“鸞歌無歲月,鶴語記春秋?!?清 趙執(zhí)信 《清明后大雪》詩:“泠泠鶴語溯 唐 堯 ,卯酒微曛抵敝貂?!?/p>
(2).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旄呱蠜_天。”后因以“鶴語”指勸人學(xué)仙。 唐 李端 《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詩:“雞聲傳洞遠,鶴語報家遲。童子閑驅(qū)石,樵夫樂看棋?!?明 游潛 《獨眺》詩:“空城留鶴語,千歲幾來歸。”
(3).鶴的鳴聲。 唐 姚合 《寄孫路秀才》詩:“潮去蟬聲出,天晴鶴語多。”
不要
不要 (bùyào) 表示禁止和勸阻 do not 不要逼我 制止或阻止一個傾向或一個沖動 refrain from 請他不要打斷別人講話犀錢
洗兒錢。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詞:“維熊佳夢,釋氏、 老君 親抱送……犀錢玉果,利市平分霑四坐。”自注:“過 吳興 , 李公擇 生子,三日會客,作此詞戲之。” 明 李東陽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舊韻賀之》:“筵前會客犀錢散,醉里題詩蠟炬斜?!?清 曹寅 《真州送南洲歸里》詩:“玉頰絪緼仍久待,犀錢利市定教聞?!?/p>
張埴名句,是日歸館中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