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
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強(qiáng)號為蛙哈,于實(shí)無所校。
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跳躑雖云高,意不離濘淖。
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周公所不堪,灑灰垂典教。
我棄愁海濱,恒愿眠不覺。叵堪朋類多,沸耳作驚爆。
端能敗笙磬,仍工亂學(xué)校。雖蒙勾踐禮,竟不聞報(bào)效。
大戰(zhàn)元鼎年,孰強(qiáng)孰敗橈。居然當(dāng)鼎味,豈不辱釣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懼染蠻夷,失平生好樂。
而君復(fù)何為,甘食比豢豹。獵較務(wù)同俗,全身斯為孝。
哀哉思慮深,未見許回棹。
注釋參考
跳躑
(1).上下跳躍。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跳躑雖云高,意不離濘淖?!?明 李東陽 《雨泊周家店》詩:“魚蝦跳躑隨波濤,船底水聲時(shí)潑潑。”
(2).比喻光陰迅速。 唐 元稹 《遣興》詩之十:“光陰本跳躑,功業(yè)勞苦辛?!?/p>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肚f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薄抖Y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p>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zhuǎn)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別人還不離,獨(dú)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diǎn)了點(diǎn)頭:‘不離!’”
濘淖
泥濘;泥淖。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跳擲雖云高,意不離濘淖?!?宋 陸游 《化成院》詩:“肩輿掀濘淖,嘆息行路難?!?宋 陸游 《南唐書·馮延魯傳》:“將捨舟而濘淖不可行。”
韓愈名句,答柳柳州食蝦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