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修雅《聞誦《法華經》
山色沈沈,松煙冪冪。空林之下,盤陀之石。石上有僧,
結跏橫膝。誦白蓮經,從旦至夕。左之右之,虎跡狼跡。
十片五片,異花狼藉。偶然相見,未深相識。知是古之人,
今之人,是曇彥,是曇翼?我聞此經有深旨,
覺帝稱之有妙義。合目冥心子細聽,醍醐滴入焦腸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經之旨??蓱z彈指及舉手,
不達目前今正是。大矣哉,甚奇特,空王要使群生得。
光輝一萬八千土,土土皆作黃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一得無心便休息。
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驢乘匪端的。我亦當年不出戶,
不欲紅塵沾步武。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行行皆寶所。
我亦當年愛吟詠,將謂冥搜亂神定。今日親聞誦此經,
何妨筆硯資真性。我亦當年狎兒戲,將謂光陰半虛棄。
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聚沙非小事。我昔曾游山與水,
將謂他山非故里。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山河無寸地。
我昔心猿未調伏,常將金鎖虛拘束。今日親聞誦此經,
始覺無物為拳拲。師誦此經經一字,字字爛嚼醍醐味。
醍醐之味珍且美,不在唇,不在齒,只在勞生方寸里。
師誦此經經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
不在西,不在東,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腸,飯之腑,長者揚聲喚不回。何異聾,何異瞽,
世人之耳非不聰,耳聰特向經中聾。世人之目非不明,
目明特向經中盲。合聰不聰,合明不明,轆轤上下,
浪死虛生。世人縱識師之音,誰人能識師之心。
世人縱識師之形,誰人能識師之名。師名醫(yī)王行佛令,
來與眾生治心病。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凈,邪者正,
凡者圣。如是則非但天恭敬,人恭敬,亦合龍贊詠,
鬼贊詠,佛贊詠。豈得背覺合塵之徒,不稽首而歸命。
注釋參考
空林
(1).渺無人跡的樹林。 晉 張協(xié) 《雜詩》之六:“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詩:“ 義公 習禪處,結構依空林?!?/p>
(2).木葉落盡的樹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懸魚網,空林露鳥巢。”
盤陀
盤陀 (pántuó) 回旋曲折的樣子 uneven stones 盤陀的山路 形容石頭突兀不平。也作“盤陁” tortuous 中泠南畔石盤陁,古來出沒隨濤波。——宋· 蘇軾《游金山寺》修雅名句,聞誦《法華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