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看花四絕句》:
南園桃李近方栽,澆水未乾花已開。
山果野蔬隨分有,交游不厭但頻來。
注釋參考
山果
山地出產(chǎn)的果品。 晉 支遁 《詠懷詩》之四:“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時珍。” 唐 杜甫 《北征》詩:“山果多瑣細(xì),羅生雜橡栗?!?宋 楊萬里 《花果》詩:“野花山果絶芳馨,借問行人不識名。” 趙樹理 《李有才板話》二:“靠后墻擺著些筐子、籮頭,里面裝的是村里送給他的核桃、柿子……因此你要一進(jìn)門看正面,好象個小山果店?!?/p>
野蔬
野菜;山間野地所產(chǎn)蔬菜。 唐 王維 《濟(jì)州過趙叟家宴》詩:“上客搖芳翰,中廚饋野蔬?!?唐 羅隱 《雪》詩:“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 清 王琛 《閑居》詩:“山妻具粗飯,稚子擷野蔬?!?/p>
隨分
(1).依據(jù)本性;按照本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鎔裁》:“謂繁與略,隨分所好?!?周振甫 注:“隨分所好,跟著作者性分的愛好。分,性分,天性,個性?!薄兑住だぁ贰熬右院竦螺d物” 唐 孔穎達(dá) 疏:“言君子者,亦包公卿諸侯之等;但厚德載物,隨分多少,非如至圣載物之極也?!?明 劉基 《摸魚兒》詞:“榮名幾許?隨分莫求多。”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親》:“他們自由地,自主地,隨分地,健康地,享受著他們的賦生?!?/p>
(2).安分;守本分。 唐 李端 《長門怨》詩:“隨分獨眠秋殿里,遙聞笑語自天來?!?金 王若虛 《自笑》詩:“何須豪逸攀時杰,我自世間隨分人?!?/p>
(3).照樣;依舊。 唐 白居易 《續(xù)古詩》之七:“勿言小大異,隨分有風(fēng)波?!?金 王若虛 《生日自?!吩姡骸俺跷椅疵馑?,隨分略修飾?!薄端疂G傳》第四五回:“叔叔今后并不要疑心,只顧隨分且過。”
(4).隨便;就便。 唐 姚合 《武功縣中作》詩之八:“只應(yīng)隨分過,已是錯彌深?!薄端疂G傳》第四回:“老兒吩咐道:‘我兒倍侍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飯來?!?魯達(dá) 道:‘不消多事,隨分便好?!薄缎咽篮阊浴ば炖掀土x憤成家》:“不論事體大小,略觸著他的性子,便連聲喝駡……隨分掣著一件家伙,沒頭沒腦亂打?!?/p>
(5).隨意;任意。 唐 王績 《獨坐》詩:“百年隨分了,未羨陟 方壺 ?!?宋 李清照 《鷓鴣天》詞:“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fù)東籬菊蕊黃。”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兩個小廝,隨分揀一個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他不是一團(tuán)火,卻像冬天的太陽,宜于人們在街頭巷尾,隨分取暖?!?/p>
(6).到處;隨時。 宋 陸游 《驀山溪·游三榮龍洞》詞:“嘯臺龍岫,隨分有云山。” 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不須賒酒飲,隨分有驢騎?!?/p>
(7).謂依例送一份(禮錢或禮品)?!都t樓夢》第二二回:“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日,便自己捐資二十兩。次日,先送過衣服玩物去, 王夫人 、 鳳姐 、 黛玉 等諸人皆有隨分的?!?/p>
交游
亦作“ 交游 ”。1.朋友?!豆茏印?quán)修》:“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唐 韓愈 《唐故朝散大夫鄭君墓志銘》:“君天性和樂,居家事人,與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嘗變節(jié)?!?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 蕭伯升 ﹞豪詄自喜,意氣卓犖,交游滿天下。” 魯迅 《書信集·致宮竹心》:“至于地方一層,實在毫無辦法想了。因為我并無交游,止認(rèn)得幾個學(xué)校。”
(2).交際;結(jié)交朋友?!盾髯印ぞ馈罚骸捌浣挥我玻夘惗辛x?!?漢 王符 《潛夫論·務(wù)本》:“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宋 王安石 《與陳和叔內(nèi)翰書》:“與 和叔 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走出以后》:“她卻交游很廣,認(rèn)識許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許多姐妹?!?/p>
見“ 交游 ”。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墩撜Z·鄉(xiāng)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薄俄n非子·難一》:“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p>
(2).不合?!段倪x·班彪<王命論>》:“取舍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茍昧權(quán)利,越次妄據(jù),外不量力,內(nèi)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冻o·離騷》:“眾皆競進(jìn)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叭?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薄稘h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xué)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jì)》:“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注:“厭,服也?!?/p>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司馬光名句,看花四絕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