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兩少年,春棹轂溪船。
出自唐朝權德輿《送張周二秀才謁宣州薛侍郎》
儒衣兩少年,春棹轂溪船。湖月供詩興,嵐風費酒錢。
上帆涵浦岸,欹枕傲晴天。不用愁羈旅,宣城太守賢。
注釋參考
儒衣
(1).猶儒服。《后漢書·儒林傳論》:“其服儒衣,稱先王,游庠序,聚橫塾者,蓋布之於邦域矣?!?唐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儒衣山鳥怪, 漢 節(jié)野童看?!?/p>
(2).指穿儒服。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盧雙月》:“兒明作丈夫裝,出與當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p>
(3).借指儒生。 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貢舉》詩:“儒衣羞此別,去抵 漢 公卿。”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春棹
春日的小舟。 唐 李頻 《送吳秘書歸杭州》詩:“是處通春棹,無村不夜舂?!?/p>
權德輿名句,送張周二秀才謁宣州薛侍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