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仇遠(yuǎn)《題群仙圖》:
世代雖殊道不殊,衣冠氣貌列仙儒。
自憐無計(jì)攀靈轡,豈意相從入畫圖。
把袂拍肩歸福地,抗塵走俗笑泥涂。
苔痕還繞榴皮相,風(fēng)雨東林壁半蕪。
注釋參考
把袂
拉住衣袖。表示親昵。 南朝 梁 何遜 《贈(zèng)江長史別》詩:“餞道出郊坰,把袂臨洲渚?!?唐 劉長卿 《送賈三北游》詩:“把袂相看衣共緇,窮愁只是惜良時(shí)?!?清 黃景仁 《哭龔梓樹》詩:“十年舊雨阻 燕 云,把袂俄驚冥契分?!?/p>
拍肩
輕拍別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愛護(hù)。 清 唐孫華 《雙鳳村居詩以志之》:“拍肩同輩多零落,隴畔何人許耦耕?” 清 唐孫華 《題眼醫(yī)何藏之小照》詩:“拍肩羣瞽世何限,補(bǔ)救造化天無功?!?/p>
福地
福地 (fúdì) paradise;Happy Land 幸福安樂的處所 指神仙的住地抗塵走俗
謂熱中名利而奔走于塵俗之中。語本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薄缎蜁V·張徐州》:“不以利名芥蔕於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見於筆畫者,無復(fù)有抗塵走俗之狀?!?元 顧瑛 《餞謝子蘭》詩:“談空説有丘壑志,抗塵走俗山澤容。”
成語解釋抗:舉,引伸為表現(xiàn);塵:塵世;走:跑;俗:世俗。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箟m走俗出處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而制裂茶衣,抗塵容而走俗狀。”使用例句不復(fù)有市朝抗塵走俗之狀。泥涂
亦作“ 泥涂 ”。亦作“ 泥途 ”。1.污泥;淤泥?!肚f子·田子方》:“棄隸者,若棄泥涂,知身貴於隸也?!?宋 曾鞏 《序越州鑒湖圖》:“每歲農(nóng)隙當(dāng)僦人濬湖,積其泥涂,以為丘阜?!?/p>
(2).泥濘的道路?!读w·勵(lì)軍》:“出隘塞,犯泥涂,將必先下步。”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泥涂擁城郭,水潦盤丘墟?!?清 南潛 《聽雨》詩:“前宵松月疑塵夢,明日泥涂聽屐聲?!?應(yīng)修人 《梅雨后第一回曉游的路上要荷、舜、彥們chui{1*1}簫》詩:“朝霞雖淡了曉星雖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渾渾?!?/p>
(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傳·襄公三十年》:“ 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晉國 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 之罪也?!?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泥途斂翮,空自望丹霄?!薄都t樓夢》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虛!” 郭沫若 《恢復(fù)集·我看見那資本sha{1-1}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兒五口,我只好還是曳尾于泥涂?!?/p>
(4).污濁。亦指視為污濁;輕賤。 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yán)先生祠堂記》:“既而動(dòng)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 宋 曾敏行 《獨(dú)醒雜志》卷六:“自謂‘銀艾非吾事’,可見其泥涂軒冕之意。”
(5).比喻災(zāi)難、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災(zāi)難、困苦之中。 南朝 梁 何遜 《與建安王謝秀才箋》:“州民泥涂, 何遜 死罪?!薄端疂G后傳》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橫禍,便當(dāng)申救,使出泥涂?!?郭孝成 《民國各團(tuán)體之組織》第二節(jié):“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惻之懷,拯吾數(shù)百兆困離庶民於泥涂;而登之袵席?!?/p>
見“ 泥涂 ”。
仇遠(yuǎn)名句,題群仙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