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力敘《送陳隨隱江西》:
詩在天地間,風(fēng)清月明處。
若為深閉門,而可覓佳句。
夫君小元龍,豪氣隘區(qū)宇。
青春發(fā)詩材,秀茁長膏雨。
流水與行云,吾不見滯住。
乘月滌吟毫,玉碗三危露。
超詣自透脫,悟在觀劍舞。
入宮畫蛾眉,胡為眾女妒。
君詩亦何憾,千載一時遇。
向也詩道昌,吟聲喧禁御。
應(yīng)制沈香亭,龍巾曾拭唾。
今焉詩道厄,短筇策江路。
悲嘯梁甫吟,侘傺離騷賦。
浮云時卷舒,睨此知出處。
此其隨之義,大隱會境趣。
天地梅又春,風(fēng)緊雪飛絮。
一笠灞橋驢,吟鞍且臨汝。
得句從人傳,傳今亦傳古。
要知是家傳,審言以傳甫。
傳之而又傳,衣缽傳宗武。
注釋參考
超詣
(1).高深玄妙;高超脫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諸葛厷 年少不肯學(xué)問,始與 王夷甫 談,便已超詣?!?唐 張說 《魏齊公元忠》詩:“ 齊公 生人表,迥天聞鶴唳。清論早揣摩,玄心晚超詣?!?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 東晉 清談之士,酷嗜 莊 老 ,以曠達(dá)超詣為第一等人物?!?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老氏 之清虛,釋氏之超詣,味則高矣,而不協(xié)於極。” 清 王應(yīng)奎 《柳南隨筆》卷二:“﹝ 許暘谷 ﹞同里 錢玉友 目為詩家鄉(xiāng)愿,然集中亦有超詣之作。”
(2).超登;登達(dá)。 唐 柳宗元 《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游河朔序》:“故又捨筏西土,振塵朔陲,將欲與 文殊 不二之會,脫去穢累,超詣覺路?!?宋 楊萬里 《寄題劉巨卿家六詠·詣齋》:“紫鸞自超詣,一日可天地?!?/p>
透脫
(1).謂詳盡而能釋疑?!豆抛鹚拚Z錄·題<南泉和尚語要>》:“ 王老師 真體道者也,所言皆透脫,無毫髮知見解路?!?/p>
(2).謂不拘泥成規(guī)、書本。亦泛指靈活,不呆板。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讀書須知出入法》:“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 宋 楊萬里 《和李天麟》之一:“學(xué)詩須透脫,信手自孤高?!?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里仁篇四》:“雖以奉當(dāng)然之理壓住欲惡、按捺不發(fā)者為未至,卻不恃欲惡之情輕,走那高明透脫一路。” 趙樹理 《傳家寶》二:“ 小娥 很透脫,見娘對 金桂 這樣不滿意,再也不提 金桂 的事,卻說著自己一冬天的家務(wù)事來消磨時間?!?梁斌 《播火記》三三:“一團(tuán)長是本地人,學(xué)生出身,人很透脫,辦事也挺強(qiáng)干,怎么迷上gong{1-1}產(chǎn)主義了?!?/p>
劍舞
中國漢族舞蹈。多為單人舞。舞者持單劍或雙劍起舞,舞姿英武。歷史悠久,漢代即有記載。今多保存在武術(shù)和傳統(tǒng)戲曲中。黃力敘名句,送陳隨隱江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