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宦游須自適,莫辭離別二三年。
出自唐朝徐鉉《送許郎中歙州判官兼黟縣》
嘗聞黟縣似桃源,況是優(yōu)游冠玳筵。遺愛非遙應(yīng)臥理,
祖風(fēng)猶在好尋仙。朝衣舊識(shí)熏香史,祿米初營種秫田。
大抵宦游須自適,莫辭離別二三年。
注釋參考
大抵
大抵 (dàdǐ) 大概;大致 mostly;in the main;on the whole宦游
宦游 (huànyóu) 為求官而出游 be in government service away from home 長卿久宦游,不遂而困?!稘h書·司馬相如傳》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自適
自適 (zìshì) 自我舒適 self-ease離別
離別 (líbié) 暫時(shí)或永久離開 leave;be away from;part from 我離別故鄉(xiāng)已經(jīng)兩年了 分手,分開 disperse;separate二三
(1).謂不專一;反復(fù)無定。《書·咸有一德》:“德唯一,動(dòng)罔不吉;德二三,動(dòng)罔不兇。” 孔 傳:“二三,言不一?!薄稌x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zhēng),二三不得的。”
(2).約數(shù),不定數(shù)。表示較少的數(shù)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dāng)送乾薪二三束?!?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薄端疂G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會(huì)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diǎn)露珠。”
(3).約數(shù),不定數(shù)。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涂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4).約數(shù),不定數(shù)。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dāng)?shù)?!?/p>
(5).約數(shù),不定數(shù)。猶言再三,多次?!栋儆鹘?jīng)·婦詐稱死喻》:“婦於后時(shí)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虼鹬裕骸覌D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酥炼?,猶故不信?!?/p>
(6).即六?!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張銑 注:“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
徐鉉名句,送許郎中歙州判官兼黟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