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人頌戴自今始,為公紀德龜趺旁
出自宋代林師蒧《熊守子復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臺學賦詩記之》:
皇天佑宋實歷昌,列圣功德高虞唐。
萬機余暇不自逸,銀鉤鐵畫揮天章。
洋洋謨訓揭日月,留心庶事寧少忘。
當時賜予皆賢杰,至今緹襲為珍藏。
丹邱史君武夷仙,快凌紫清登玉堂。
親從蕓閣獲墨本,寶如金玉留巾箱。
承明厭直暫出增,邦人盡喜來龔黃。
公余鈴齋靜無事,祖宗盛烈思發(fā)敭。
編摩允屬大手筆,白玉鏤牒陳膠庠。
要令衿佩睹盛事,端拜伏讀思激昂。
明如星斗麗霄漢,奎躔壁宿紛光芒。
翻如和氣結云霧,氛氳融液為嘉祥。
龍蛇委迤欲飛舉,鸞鳳宛轉爭翱翔。
晉唐數(shù)君無出石,王顏諸子難比方。
史君一旦出奇秘,豈與劉洎爭升床。
亟聆飛詔下丹闕,指日入覲登明光。
云龍風虎慶會遇,股肱元首歌明良。
邦人頌戴自今始,為公紀德龜趺旁。
注釋參考
邦人
(1).國人;百姓。《書·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卑?,《史記·魯世家》作“國人”。 宋 沉遼 《和穎叔西園春宴》:“太守樂邦人,縱觀迨時豊?!?清 方文 《東湖行》:“郡縣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p>
(2).諸侯?!对姟ば⊙拧ゃ嫠罚骸班滴倚值?,邦人諸友?!?毛 傳:“邦人諸友,謂諸侯也?!?/p>
(3).鄉(xiāng)里之人;同鄉(xiāng)?!俄n詩外傳》卷十:“臣 麥丘 之邦人?!?宋 梅堯臣 《南陽謝紫微挽詞》之三:“里社當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啟 《死亭灣》詩:“邸吏驚赤綬,邦人候朱輪?!?清 吳廷華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幾喪明,邦人請旌留孝名。”
龜趺
碑下的龜形石座。 唐 劉禹錫 《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螭首龜趺,德輝是紀?!?宋 蘇軾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龜趺入坐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喪禮·碑碣》:“ 唐 葬令,五品以上,螭首龜趺?!?/p>
林師蒧名句,熊守子復左史刻九朝宸翰寘于臺學賦詩記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