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香襲衣袖,堅坐神自怡
出自宋代方回《八月二十九日雨霽玩古蘭》:
積雨不可出,五日無鹽醯。
縱復(fù)有雨具,出門將告誰。
茲辰復(fù)何辰,明窗漏晴曦。
我有古猗蘭,瓦斛以蒔之。
舉世無識者,惟有秋蝶知。
紫穗密匼匝,雪茸紛葳蕤。
國香襲衣袖,堅坐神自怡。
微詠韓子操,長歌湘累詞。
空庖不遑省,聊足忘調(diào)饑。
注釋參考
國香
(1).極言其香。謂其香甲于一國,故云。亦用以贊譽(yù)人的風(fēng)采、品行?!蹲髠鳌ば辍罚骸耙蕴m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 唐 馮贄 《云仙雜記·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蓮 者,國香無及,每出,則蜂蝶相隨慕其香?!?唐 溫庭筠 《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之二:“國香 荀令 去,樓月 庾公 來?!眳⒁姟?令君香 ”。
(2).指蘭花。語出《左傳·宣公三年》:“蘭有國香。” 唐 宋之問 《過史正議宅》詩:“國香蘭已歇,里樹橘猶新。”《廣qun{1|1}芳{1~1}譜·花譜二三·蘭蕙》引 宋 黃庭堅 《書幽芳亭》:“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焙笠嘤靡越柚钙渌?。 宋 蘇軾 《再和楊公濟(jì)梅花十絕》之二:“憑仗幽人收艾蒳,國香和雨入青苔。” 明 唐寅 《山家見菊》詩:“可惜國香人不識,卻教開向野翁家?!?清 姚鼐 《阻風(fēng)三山夾游三華庵牡丹頗盛》詩:“冷落國香聊與慰,午晴扶向石臺高。”
(3).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粲粲門子,菲菲國香?!?/p>
襲衣
(1).尸衣?!抖Y記·士喪禮》“子羔之襲也” 唐 孔穎達(dá) 疏:“此明大夫死者襲衣稱數(shù)也?!?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士喪禮褖衣》:“男子殊衣裳為之,謂之玄端。惟既死之襲衣,連衣裳為之,謂之褖衣?!?/p>
(2).古代行禮時,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抖Y記·曲禮下》“無藉者則襲” 唐 孔穎達(dá) 疏:“凡衣,近體有袍襗之屬;其外有裘,夏月則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襲衣;襲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則皮弁之屬也?!?/p>
(3).成套衣服。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 太祖 ﹞賜 去華 襲衣、銀帶,為右補(bǔ)闕?!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詔尚書左司郎中 汪應(yīng)辰 宴 國 於 玉津園 ……加賜襲衣、金帶、器、幣有差?!?/p>
堅坐
形容久坐。 唐 韓愈 《贈侯喜》詩:“晡時堅坐到黃昏,手倦目勞方一起?!?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閻若璩》:“ 若璩 ……冬夜讀書捍格不通,憤悱不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清 曹寅 《宋牧仲中丞見招深靜軒奉和二韻》:“我行循墻東,堅坐樹影正?!?/p>
自怡
自樂;自娛。 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 明 鄧雅 《偶題》詩:“阿女顧予哂,予心還自怡?!?明 李贄 《藏書·世紀(jì)列傳總目前論》:“《藏書》者何?言此書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書》也。” 清 戴震 《沉處士戴笠圖題詠》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為適然,獨孜孜不怠,以學(xué)自怡,竟老而不劵?!?/p>
方回名句,八月二十九日雨霽玩古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