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宗杲《雪峰空長老求贊》:
慧空抓著吾癢處,吾嘗劄著伊痛處。
痛處癢,癢處痛,不與千圣同途,豈與衲僧共用。
莫言掃帚竹時無錢筒,蒿枝叢林無梁棟。
雖然家丑不可外揚,也要諸方眼目定動。
而今各自不得已,一任畫出這般不唧{左口右留}底老凍{左鼻右上鳥下瓜}。
但將懸向壁角落頭,使來者瞻之仰之。
晝夜六時燒兜樓婆力迦沈水栴檀之香,作七代祖翁之供。
注釋參考
癢處
(1).發(fā)癢的部位。 唐 杜牧 《讀韓杜集》詩:“ 杜 詩 韓 集愁來讀,似倩 麻姑 癢處搔。” 宋 李之儀 《清平樂·聽楊姝琴》詞:“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但是遠遠的,遠遠的歌聲仿佛隔著重衣搔癢似的,越搔越不著癢處。”
(2).指心里懷的強烈愿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 聶紺弩 《血書》:“那些教義除了告訴他們怎樣做順民以外,與他們心里的癢處又有什么關系呢?農民是不愿意從那些教義得到什么知識的?!?梁斌 《紅旗譜》四一:“一陣話搔著 張嘉慶 的癢處,他不耐煩地說:‘得啦……我哪里比得過 江濤 ?’”
痛處
痛處 (tòngchù) 感到痛苦或疼痛的地方 sore (tender) spot 觸及痛處釋宗杲名句,雪峰空長老求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