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岳《元日立春》:
糟床夜壓真珠紅,摩挲醉面迎春風。
春來春去無終極,能費幾籌蔓菁菘。
既無長繩可以系白日,又無大藥可以玄雙蓬。
何怪乎玉雪可憐之孺子。
忽頹然風霜不貸之衰翁。
百年長短一兵貉,曾不芥蒂崔嵬胸。
若夫塞翁失馬,楚人亡弓,此事細甚焦螟同。
使吾冠冕佩玉於廟廓之上,吾不見其為泰。
使吾披裘帶索於嵌巖之下,亦不見其為窮。
諸賢自作世俗眼,此老日飲亡何中。
春秋獲麟夫子沒,木草不自醫(yī)神農。
著書萬古知何用,況復起草明光宮。
我今并欲焚老硯,一蓑鳴雨東皋東。
注釋參考
若夫
若夫 (ruòfú) 句首語氣詞,用在句首或段落的開始,表示另提一事 as to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巍?歐陽修《醉翁亭記》塞翁失馬
[a blessing in disguise;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the old man's loss of horse may be a fortune in disguise] 邊塞一老翁丟了一匹馬,人家來安慰他,他卻說:“怎么知道這不是福呢?”過了些日子,這匹馬竟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見于《淮南子·人間》)。比喻暫時受損卻可能因此受益,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yōu)楹檬?
詳細解釋《淮南子·人間訓》:“夫禍福之轉而相生,其變難見也。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 ,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 胡 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焙笠蛞浴叭淌яR”比喻禍福相倚,壞事變成好事。 曾慥 《類說》卷十七引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失馬斷蛇》:“ 曾布 為三司使,論市易被黜, 魯公 有柬別之,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 楚 相斷蛇,后必有福?!?宋 陸游 《長安道》詩:“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明 吳承恩 《贈郡伯養(yǎng)吾范公如京改秩章詞》:“ 楚國 亡猿,在事機而叵測;塞翁失馬,占福澤之未來。” 清 趙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貽》詩:“塞翁失馬何足惜,先生奇遭在削籍?!?/p>
焦螟
亦作“ 焦冥 ”。傳說中一種極小的蟲?!蛾套哟呵铩ね馄率摹罚骸皷|海有蟲,巢於蟁睫再乳再飛,而蟁不為驚……東海漁者命曰焦冥?!薄读凶印珕枴罚骸敖种g生么蟲,其名曰焦螟。羣飛而集於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猶焦螟之笑云鵬,朝菌之怪大椿?!?/p>
方岳名句,元日立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