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溝連鳳闕,槐路擬鴻都
出自唐代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擾擾風(fēng)塵地,遑遑名利途。
盈虛一易舛,心跡兩難俱。
弱齡小山志,寧期大丈夫。
九微光賁玉,千仞忽彈珠。
棘寺游三禮,蓬山簉八儒。
懷鉛慚后進,投筆愿前驅(qū)。
北走非通趙,西之似化胡。
錦車朝促候,刁斗夜傳呼。
戰(zhàn)士青絲絡(luò),將軍黃石符。
連星入寶劍,半月上雕弧。
拜井開疏勒,鳴桴動密須。
戎機習(xí)短蔗,祆祲靜長榆。
季月炎初盡,邊亭草早枯。
層陰籠古木,窮色變寒蕪。
海鶴聲嘹唳,城烏尾畢逋。
葭繁秋色引,桂滿夕輪虛。
行役風(fēng)霜久,鄉(xiāng)園夢想孤。
灞池遙夏國,秦海望陽紆。
沙塞三千里,京城十二衢。
楊溝連鳳闕,槐路擬鴻都。
璧殿規(guī)宸象,金堤法斗樞。
云浮西北蓋,月照東南隅。
寶帳垂連理,銀床轉(zhuǎn)轆轤。
廣筵留上客,豐饌引中廚。
漏緩金徒箭,嬌繁玉女壺。
秋濤飛喻馬,秋水泛仙艫。
意氣風(fēng)云合,言忘道術(shù)趨。
共矜名已泰,詎肯沫相濡。
有志慚雕朽,無庸類散樗。
關(guān)山暫超忽,形影嘆艱虞。
結(jié)網(wǎng)空知羨,圖榮豈自誣。
忘情同塞馬,比德類宛駒。
隴坂肝腸絕,陽關(guān)亭候迂。
迷{1*1}魂驚落雁,離恨斷飛鳧。
春去榮華盡,年來歲月蕪。
邊愁傷郢調(diào),鄉(xiāng)思繞吳歈。
河氣通中國,山途限外區(qū)。
相思若可寄,冰泮有銜蘆。
注釋參考
楊溝
(1).指 長安 御溝?!度o黃圖·長安御溝》:“ 長安 御溝謂之楊溝,謂植高楊於其上也?!?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楊溝連鳳闕,槐路擬鴻都。”
(2).指 陜北 米脂縣 楊家溝 。 陳毅 《失題》詩:“小住 楊溝 一月長,評衡左右費思量?!?/p>
鳳闕
(1). 漢 代宮闕名?!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其東則 鳳闕 ,高二十餘丈?!?司馬貞 索隱引《三輔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曰 鳳闕 也。”《漢書·東方朔傳》:“陛下以城中為小,圖起 建章 ,左 鳳闕 ,右 神明 ,號稱千門萬戶?!?顏師古 注:“ 鳳闕 ,闕名?!薄端囄念惥邸肪砹?晉 潘岳 《關(guān)中記》:“ 建章宮 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曰 鳳闕 也?!?/p>
(2).皇宮、朝廷。 晉 王嘉 《拾遺記·魏》:“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嵬?!?唐 楊炯 《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遶龍城?!?清 陳維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蘇生仲補游京師》詞:“挾瑟龍池上,鳴鞭鳳闕前?!?/p>
槐路
指京城槐蔭大道。 南朝 梁元帝 《長安道》詩:“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紅塵。” 北周 庾信 《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報功之冊,則槐路是儀;贈行之典,則 荊 河 惟牧。” 唐 陳子良 《贊德上越國公楊素》詩:“桂宮擅鳴珮,槐路獨飛纓?!?宋 梅堯臣 《袷享觀禮二十韻》:“黃麾轉(zhuǎn)槐路,朱輦駕云虬?!眳⒁姟?槐衙 ”。
鴻都
(1). 漢 代藏書之所。《后漢書·儒林傳序》:“乃 董卓 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 東觀 、蘭臺、石室、 宣明 、 鴻都 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 晉 王羲之 《書論》:“ 蔡尚書 入 鴻都 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p>
(2). 東漢 靈帝 光和 元年設(shè)在 鴻都門 的學(xué)校。專習(xí)辭賦書畫,出授高級官職。 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楊溝連鳳闕,槐路擬 鴻都 ?!?唐 王維 《謝御書集賢院額表》:“于是九流百家,韋編緗帙,爛然虎觀,盛彼 鴻都 ?!?/p>
(3).借指秘書省。 唐 王昌齡 《灞上閑居》詩:“鴻都有歸客,偃臥 滋陽村 。” 李云逸 注:“ 鴻都 , 漢 代朝廷藏書之所。此處代指 昌齡 供職之祕書省。”
(4).指仙府。參見“ 鴻都客 ”。
駱賓王名句,久戍邊城有懷京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