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蔬圃》:
山翁老學(xué)圃,自笑一何愚。
磽瘠財三畝,勤劬賴兩奴。
正方畦畫局,微潤土融酥。
翦辟荊榛盡,鉏犁磊塊無。
過溝橫略彴,聚甓起浮屠。
隙地成瓜援,余功及芋區(qū)。
如絲細(xì)生菜,似鴨爛蒸壺。
此事今真辦,東歸不為鱸。
注釋參考
磽瘠
磽瘠:土地堅(jiān)硬瘠薄。亦指瘠薄之地。 宋 陸游 《蔬圃》詩:“磽瘠才三畝,勤劬賴兩奴。”《金史·食貨志二》:“兩路田多峻阪,磽瘠者往往再歲一易?!?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且 蠶叢 漏天,磽瘠艱餉,我兵勢難深入?!?郭沫若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論所謂“封建”制》:“ 周 人生于比較磽瘠的西北,不敢把農(nóng)產(chǎn)品多事浪費(fèi),故養(yǎng)成了禁酒的習(xí)慣?!?/p>
墝瘠:亦作“ 墝塉 ”。 (土地)瘠薄?!度龂尽の褐尽けR毓傳》:“而 譙 土地墝瘠,百姓窮困, 毓 愍之,上表徙民於 梁國 就沃衍,失帝意?!薄吨軙だ顝﹤鳌罚骸敖窨蓴恳詴r服,葬于墝塉之地,勿用明器、芻涂及儀衛(wèi)等?!薄缎绿茣けR坦傳》:“ 天德 故城地壤墝瘠,北倚山,去 河 遠(yuǎn),烽候無所統(tǒng)接。”《天討·豕常之裔<普告漢人>》:“即此數(shù)事觀之,則圈地之初,室廬邱基,盡為旗民所有,以膏腴之壤入於旗,以墝瘠之地歸之民,而墝瘠之地,仍依膏腴之壤起征,可謂虐政之尤者矣。況當(dāng)此之時,旗奴逃亡,由旗員句攝,勿關(guān)有司?!?/p>
勤劬
(1).辛勤勞累。 漢 王逸 《九思·逢尤》:“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志勤劬。” 唐 陸龜蒙 《甫里先生傳》:“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為妻子之天乎?”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第相科學(xué)歷來發(fā)達(dá)之繩跡,則勤劬艱苦之影在焉。”
(2).指辛苦勞累之人。 宋 蘇軾 《雄州白溝驛賜大遼賀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制》:“宜頒宴衎,以勞勤劬。”
陸游名句,蔬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勇者一起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