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耿湋《仙山行》
深溪人不到,杖策獨緣源?;鋵o徑,雞鳴覺近村。
數(shù)翁皆藉草,對弈復(fù)傾尊??串叧鯙榫?,歸逢幾世孫。
云迷入洞處,水引出山門。惆悵歸城郭,樵柯跡尚存。
注釋參考
水引
亦稱“ 水引麪 ”。亦稱“ 水引餺飥 ”。面條的別名。《初學(xué)記》卷二六引 晉 范汪 《祠制》:“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麪條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掛麪,亦曰麪湯,亦曰湯餅,亦曰索餅,亦曰水引麪?!?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水引餺飥者,湯餅中水引麪條也……水引餺飥之名,則又今之湯餑餑,亦謂之扁食?!?/p>
出山
出山 (chūshān) 到山外去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wù)或擔(dān)任某種職務(wù) 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耿湋名句,仙山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