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洽二儀交泰,時休四宇和平
出自唐代佚名《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昭和》:
道洽二儀交泰,時休四宇和平。
。
環(huán)珮肅于庭實,鐘石揚乎頌聲。
注釋參考
道洽
某種學(xué)說和教義得到普及。 唐 辯機 《<大唐西域記>贊》:“道洽十方,智周萬物?!?宋 張掄 《壺中天慢》詞:“圣代道洽功成,一塵不動,四境無鳴柝。” 清 方苞 《周官辨?zhèn)味罚骸爸?周公 作注,道洽政行,民知秉禮而度義也。”
二儀
(1).指天地。 三國 魏 曹植 《惟漢行》:“太極定二儀,清濁始以形?!薄吨軙の涞奂o(jì)上》:“二儀創(chuàng)闢,玄象著明。” 明 王慎中 《游白鹿洞》詩:“境閑百慮空,意愜二儀廣?!?清 鈕琇 《觚賸·石言》:“二儀之英,五材之精,在地為石,在天為星?!?/p>
(2).指日、月。 南朝 陳 沉炯 《陳武帝哀策文》:“二儀協(xié)序,五緯同符。” 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二儀運而出沒,五緯隨而起伏。”
交泰
(1).《易·泰》:“天地交,泰?!?王弼 注:“泰者,物大通之時也。”言天地之氣融通,則萬物各遂其生,故謂之泰。后以“交泰”指天地之氣和祥,萬物通泰。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是以天地交泰,陰陽和平?!?前蜀 貫休 《上孫使君》詩:“圣主得賢臣,天地方交泰?!?/p>
(2).指君臣之意互相溝通,上下同心。 明 張居正 《慶成侍宴》詩:“交泰正逢千載會,譾才何以佐昇平?!薄镀缴嚼溲唷返谝换兀骸鞍俟偌染弑矸Q賀,朕當(dāng)賜宴答之,以表一時君臣交泰之盛。”
時休
指時世的升平吉祥。 唐 武平一 《幸梨園觀打毬應(yīng)制》詩:“賞闌清景暮,歌舞樂時休。”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九農(nóng)歡歲阜,萬宇慶時休?!?唐 蕭至忠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 堯 年將佛日,同此慶時休?!?/p>
四宇
天下;四方。 漢 枚乘 《七發(fā)》:“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漢 王粲 《荊州文學(xué)記》:“品物宣育,百穀繁蕪,勛格皇穹,聲被四宇?!?清 吳肅公 《江氏雙節(jié)婦》詩:“哺雛毛羽豐,奮迅橫四宇?!?/p>
和平
和平 (hépíng) 以不存在大的戰(zhàn)爭和國際事務(wù)的普遍穩(wěn)定為其特征的國際歷史時期 Pax 政府之間互相友好;沒有戰(zhàn)爭的狀態(tài) peace 保衛(wèi)和平 和平 (hépíng) peaceful 非暴力的;不通過戰(zhàn)爭方式的 采取和平戰(zhàn)略 指沒有敵對、爭端或騷亂的 和平的環(huán)境 沒有戰(zhàn)爭的 peaceable 和平的方法 心平氣和,和洽安寧;溫和的;不猛烈的 mild 藥性和平佚名名句,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昭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