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山中問月》:
為問長安月,誰教不相離?昔隨飛蓋處,今照入山時。
借助秋懷曠,留連夜臥遲。
如歸舊鄉(xiāng)國,似對好親知。
松下行為伴,溪頭坐有期。
千巖將萬壑,無處不相隨。
注釋參考
鄉(xiāng)國
(1).故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已絶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fù)鄉(xiāng)國?!?唐 張籍 《送新羅使》詩:“悠悠到鄉(xiāng)國,還望海西天。”《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昭君出塞》:“惱恨 毛延壽 ,與你何仇將俺害,(到得此地來,)弄的俺拋離鄉(xiāng)國?!?/p>
(2).家鄉(xiāng)。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唐 杜儼 《客中作》詩:“容顏歲歲愁邊改,鄉(xiāng)國時時夢里還?!?清 顧炎武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鄉(xiāng)國,有兄不得歸塋域。”
親知
親知 (qīnzhī) 親自體驗獲得的知識 get the information in person 親知源于實踐白居易名句,山中問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