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木蘭花慢》:
臘前冬至后,報春意、動南坡。
見葭管浮灰,梅英綴玉,漏泄陽和。
階蓂呈瑞五葉,祥開崧岳聳嵯峨。
笑擁兩行珠翠,歡騰一曲笙歌。
試將銅狄細摩挲。
問壽富如何。
道壽等岡陵,富連阡陌,福祿多多。
德門最堪羨處,有喬松丹桂映婆娑。
管取脫身簿領(lǐng),即登奕世儒科。
注釋參考
階蓂
即蓂莢。瑞草名,夾階而生,故名。《竹書紀(jì)年》卷上:“﹝ 帝堯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 唐 趙彥昭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yīng)制》:“庭樹千花發(fā),階蓂七葉新?!?/p>
呈瑞
猶呈祥。 唐 韓愈 《春雪映早梅》詩:“芳意饒呈瑞,寒光助照人。” 宋 柳永 《醉蓬萊》詞:“nan{1~1}極{1~1}星中,有老人呈瑞?!?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重貶》:“有誰憐犴狴傷秋,還喜卻熊羆呈瑞?!?/p>
五葉
(1).指人參。 唐 溫庭筠 《寄周繇求人參》詩:“九莖仙草真難得,五葉靈根許惠無?!?唐 陸龜蒙 《謝友人惠人參》詩:“五葉初成椵樹陰, 紫團峰 外即 雞林 ?!眳㈤?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人參》。
(2).五個花瓣。 宋 馬永卿 《懶真子·箬下酒五酘酒》:“‘桃花上面紅’,謂五羖酒取桃花五葉也?!?/p>
(3).五代,五世。 唐 梁肅 《述初賦》:“播五葉而逮予,垂慎身之芳烈。”《舊唐書·禮儀志三》:“朕接統(tǒng)千歲,承光五葉?!?/p>
崧岳
亦作“ 崧岳 ”。1.指《詩·大雅·崧高》。舊說為 周 卿士 尹吉甫 贊美 周宣王 之作。詩中有“崧高維岳,駿極于天”之句。后因以“崧岳”褒美別人的文詞。 宋 范仲淹 《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 崧岳 詞欺 甫 , 甘泉 價掩 楊 ?!?/p>
(2).即嵩山。 明 何景明 《昔游篇》詩:“回首向 崧岳 , 少室 高嶙峋?!?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竊以為輕塵難語於 崧岳 之高,爝火奚裨於陽烏之炤者也?!?/p>
見“ 崧岳 ”。
嵯峨
嵯峨 (cuó’é) 形容山勢高峻 high and steep(mountain)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鸥Α督贰?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佚名名句,木蘭花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