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老子方傳法,枯木堂中久息機
出自宋代李處權《簡仁山海老用山谷贈靈源老人韻》:
禪關無復老萊衣,陟屺心摧怨夕暉。
泣血可憐猶不死,望鄉(xiāng)無處欲何歸。
仁山老子方傳法,枯木堂中久息機。
不見桃花并柏樹,焉知四十九年非。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傳法
(1).佛教謂師徒以佛法相傳授。 唐 顧況 《鄱陽大云寺一公房》詩:“se{1-1}界聊傳法,空門不用情。”《五燈會元·西天祖師·彌遮迦尊者》:“六祖 彌遮迦尊者 ,中 印度 人也,既傳法,已游化至 北天竺國 ?!薄端问贰ね醢彩瘋鳌罚骸岸耸仄涑赡#簧偈?,時號 絳 為‘傳法沙門’, 惠卿 為‘護法善神’。”
(2).泛指以學問、方法相傳授。 唐 張籍 《隱者》詩:“問年長不定,傳法又非真。”
枯木堂
和尚參禪打坐處。因如枯木寂然不動,故稱。源于 唐 末 石霜 禪師。見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卷十二。 元 關漢卿 《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梵王宮月輪高,枯木堂香煙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眳⒁姟?枯木眾 ”。
息機
(1).息滅機心?!独銍澜?jīng)》卷六:“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五:“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君子知命,達人息機。” 明 唐順之 《羅君八十壽序》:“及其晚年,息機以歸老,蕭然一室,若不知有門外事者?!?郁達夫 《毀家詩紀》之十八:“千里行程暫息機,江山依舊境全非?!?/p>
(2).停止機械運轉。 宋 梅堯臣 《陪觀新水硙》詩:“激射聊因勢,回環(huán)豈息機。”
李處權名句,簡仁山海老用山谷贈靈源老人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