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獨退身一步,靜中著眼回看
出自宋代王炎《和馬宜州卜居七首退圃》:
爭利欲心汲汲,爭名私智閒閒。
公獨退身一步,靜中著眼回看。
注釋參考
退身
(1).引退;隱居?!豆茏印ぶ婧稀罚骸肮释松聿簧岫耍迾I(yè)不息版,以待清明?!?漢 嚴忌 《哀時命》:“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窮處?!?唐 元結(jié) 《處規(guī)》:“吾厭世人飾言以由道,藏智以全璞,退身以顯行,設(shè)機以樹名。” 清 吳敏樹 《湖北按察使貴陽tang{1|1}子方先生哀辭》:“原公之始,方被任而決於退身?!?/p>
(2).指脫身。 丁玲 《韋護》第三章:“他想zi{1*1}動{1-1}辭脫一切職務(wù),退身出來,離開這里?!?/p>
(3).后退。 孫犁 《澹定集·<善闇室紀年>摘抄》:“另一方面也因為家有一點恒產(chǎn),有退身之路,可以不依附他人,所以能把腰直立起來?!?/p>
一步
(1).行走時兩腳間的距離。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以萬里為一步,以千歲為一朝。”《朱子語類》卷二:“只似在圓地上走,一人過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緩,差數(shù)步也?!?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六:“馬兒往西行,坐車兒往東拽,兩口兒一步兒離得遠如一步也?!?/p>
(2).謂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兩口兒眉頭暫開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務(wù)的某一段。《景德傳燈錄·靈龕禪師》:“出處非千佛,春來草自清,問碌碌地時如何?試進一步看?!?宋 真德秀 《西山語錄·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養(yǎng)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進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無, 顏子 三月不違者,已到無欲之地?!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拔业囊馑?,總等他進一步,功名成就,纔給他提親呢。”《紅樓夢》第七十回:“我們每日每人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去就完了?!?mao{1~1}澤{1*1}東 《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六章第三節(jié):“要從這種斗爭中去肅清公開的或隱藏的漢奸勢力;要做到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眾的力量?!?/p>
(4).長度名。歷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為一步, 秦 以六尺為一步,后亦以五尺為一步?!抖Y記·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為步?!?孔穎達 疏:“古者八寸為尺,今以 周 尺八尺為步,則一步有六尺四寸?!薄缎绿茣ね回蕚魃稀罚骸?后魏 筑長城,議者以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萬人?!?/p>
(5).中醫(yī)運氣學(xué)說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為“一步”?!端貑枴ち⒅即笳摗罚骸帮@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p>
著眼
[have sth.in mind;fix one's attention on] 注目;考慮
著眼于人民
詳細解釋(1).猶舉目;入眼。 宋 賀鑄 《木蘭花》詞:“朝來著眼沙頭認,五兩竿搖風色順?!?明 唐寅 《警世》詩之一:“措身物外謝時名,著眼閒中看世情?!?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廢池吹縠,野田方罫,著眼都如畫?!?/p>
(2).(從某方面)考慮;觀察。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周紀·赧王》:“買骨大須著眼,若是假骨,千里馬斷不至矣。”
(1).猶舉目;入眼。 宋 陳師道 《小放歌行》:“春風永巷閉娉婷,長使青樓誤得名。不惜卷簾通一顧,怕君著眼未分明?!?/p>
(2).(從某方面)考察;觀察?!秲号⑿蹅鳌返诙寤兀骸爸皇撬皇且黄屎裥哪c,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兒子,延了 安 家的宗祀,大處著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魯迅 《且介亭雜文·連環(huán)圖畫瑣談》:“但要啟蒙,即必須能懂。懂的標準,當然不能俯就低能兒或白癡,但應(yīng)該著眼于一般的大眾?!?/p>
王炎名句,和馬宜州卜居七首退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