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方明相,還尋大隗居
出自唐代張說《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yīng)制》:
寒灰飛玉琯,湯井駐金輿。
既得方明相,還尋大隗居。
懸泉珠貫下,列帳錦屏舒。
騎遠(yuǎn)林逾密,笳繁谷自虛。
門旗塹復(fù)磴,殿幕裹通渠。
舞鳳迎公主,雕龍賦婕妤。
地幽天賞洽,酒樂御筵初。
菲才叨侍從,連藻愧應(yīng)徐。
注釋參考
方明
(1).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設(shè)六色六玉。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會盟或天子祭祀時所置。《儀禮·覲禮》:“諸侯覲于天子,為宮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shè)六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黃。設(shè)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東方圭?!?鄭玄 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賈公彥 疏:“謂合木為上下四方,故名方;此則神明之象,故名明。此 鄭 解得名方明神之義也。” 胡培翚 正義:“方明,以方四尺之木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設(shè)六色者,每面各設(shè)一色,以象其神。設(shè)六玉者,每面各設(shè)一玉,以為之飾?!薄稘h書·律歷志下》:“ 商 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故《書序》曰:‘ 成湯 既沒, 太甲 元年,使 伊尹 作《伊訓(xùn)》。’《伊訓(xùn)》篇曰:‘惟 太甲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 伊尹 祀于先王,誕資有牧方明?!噪m有 成湯 、 太丁 、 外丙 之服,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歲也?!?/p>
(2).傳說中人名。
大隗
神名?!肚f子·徐無鬼》:“ 黃帝 將見 大隗 乎 具茨之山 ?!?陸德明 釋文:“或云: 大隗 ,神名也?!?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感 大隗 之風(fēng),稱天師而退者,亦十號之稱矣?!?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 軒轅 之訪 大隗 ,先求牧馬之童。”
張說名句,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