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六天如意,復采芝蘭
出自元代王處一《滿庭芳 贈萊陽縣宰劉顯武》:
今古相傳,昌陽勝地,好修六度三壇。
休心絕慮,頤養(yǎng)紫金丹。
玉洞收歸萬化,昆岡上、風月珊珊。
云光聚,三田結秀,返老變童顏。
玄關牢鎖閉,金嬰玉姹,仙詔追攀。
掛六天如意,復采芝蘭。
杳杳長天高舉,飄飄聚、羅列仙班。
君知否,緣深行廣,達道本非難。
注釋參考
六天
(1). 漢 代緯書,附會五帝傳說和《史記·天官書》太微宮內(nèi)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謂天帝有六,即tian{1-1}皇大帝與五方之帝,是謂“六天”?!抖Y記·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 唐 孔穎達 疏:“ 鄭氏 ( 鄭玄 )謂天有六天。天為至極之尊,其體秪應是一,而 鄭氏 以為六者,指其尊極清虛之體,其實是一,論其五時生育之功,其別有五,以五配一,故為六天……《春秋緯》:‘紫微宮為大帝,又云北極耀魄寶?!衷疲骸笪m有五帝坐星,青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黃帝曰含摳紐?!俏宓叟c大帝六也?!焙笫赖弁踅继熘?,如 唐 初之《顯慶禮》,即用六天之說;至《開元禮》,遂廢而不用。
(2).謂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宮。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陰天宮,二曰泰煞諒事宮,三曰明辰耐犯宮,四曰怙照罪氣宮,五曰宗靈七非宮,六曰敢司連苑宮。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宮名?!?/p>
(3).道教謂上天分為六。《云笈七籤》卷八:“六天者,赤虛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倉天、泰清天。” 唐 吳筠 《游仙》詩之十九:“導達三氣和,驅除六天靜?!?唐 吳筠 《步虛詞》之七:“豁落制六天,流鈴威百魔。”
(4).佛經(jīng)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又稱夜摩天)、兜率陀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見《楞嚴經(jīng)》卷八。
如意
如意 (rúyì) 符合心意 as one wishes 萬事如意 稱心如意 一種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頭靈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劃用或玩賞 ruyi,an S-shaped ornamental object,usually,made of jade,formerly a symbol of good luck 我這里已經(jīng)辦的差不多了,只差一個如意?!抖昴慷弥脂F(xiàn)狀》采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于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后因以“採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採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宋 陸游 《對酒》詩:“寄謝採芝翁,無為老青壁?!?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芝》歌?!?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是 商山 歌《採芝》?!?/p>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清 翁照 《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參見“ 採芝 ”。
王處一名句,滿庭芳 贈萊陽縣宰劉顯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