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坡仙何處,滄江上、鶴夢無蹤
出自元代張翥《春從天上來 廣陵冬夜,與松云子論五音二變》:
還相為宮,犁然律呂之均,雅俗之應(yīng)也。
不覺漏下,月滿霜空,神情爽發(fā)。
松云子吹春從天上來曲,音韻凄遠(yuǎn)。
予亦飄然作霞外飛仙想,因倚歌和之,用紀(jì)客次勝趣。
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裊裊秋風(fēng)。
聽響徹云間,彩鳳啼雄。
嬴女飛下,玉佩玲瓏。
腸斷十二臺(tái)空。
渺霜天如海,寫不盡、楚客情濃。
燭銷紅。
更鏘金振羽,變徵移宮。
揚(yáng)州舊時(shí)月色,嘆水調(diào)如今,離唱誰工。
露葉殘蛾,蟾花遺粉,寂寞瓊樹香中。
問坡仙何處,滄江上、鶴夢無蹤。
思難窮。
把一襟幽怨,吹與魚
注釋參考
坡仙
宋 蘇軾 號 東坡居士 ,文才蓋世,仰慕者稱之為“坡仙”。 宋 張矩 《應(yīng)天長》詞:“換橋渡舫,添柳護(hù)堤, 坡仙 舊跡今續(xù)?!?金 元好問 《奚官牧馬圖息軒畫》詩:“奚官有知應(yīng)解笑,世無 坡仙 誰賞音。”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zèng)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xiǎn)方自茲?!?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比來消息風(fēng)塵斷,白首滄江學(xué)釣魚。” 清 吳偉業(yè)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臺(tái)慟哭記》詩:“ 子陵 留高臺(tái),西面滄江緑?!?/p>
鶴夢
謂超凡脫俗的向往。 唐 司空圖 《與李生論詩書》:“地涼清鶴夢,林靜肅僧儀。” 元 張翥 《多麗·西湖泛舟夕歸施成大席上以晚山青為起句各賦一詞》詞:“自湖上、愛梅仙遠(yuǎn),鶴夢幾時(shí)醒?!?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引 栗道甫 《游五龍山》詩:“鶴夢通云島,猿啼下石門。”
無蹤
見“ 無蹤 ”。
亦作“ 無蹤 ”。沒有蹤跡或蹤影。 唐 張喬 《送僧雅覺歸東?!吩姡骸傍B行來有路,帆影去無蹤?!?宋 惠洪 《效李白湘中體》詩:“雁字初成春有信,煙鬟空好雨無蹤。”《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張寅 ﹞被惡宦謀財(cái)害命……尸首無蹤,滔天大變,萬古奇冤?!?/p>
張翥名句,春從天上來 廣陵冬夜,與松云子論五音二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櫻花少女貼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