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歸有光《吳山圖記》: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
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
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
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
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nèi)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
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zèng)。
夫令之于民,誠重矣。
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君于吳之山川,蓋增重矣。
異時(shí)吾民將擇勝于巖巒之間,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
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fù)惓惓于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于石。
然后知賢者于其所至,不獨(dú)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
一日,與余同在內(nèi)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于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注釋參考
山川
山川 (shānchuān) 山岳、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祖國壯麗的山川增重
加重;增強(qiáng)?!逗鬂h書·隗囂傳》:“增重賦斂,刻剝百姓?!?宋 蘇軾 《李之純可集賢殿修撰河北都轉(zhuǎn)運(yùn)使》:“治辦之能,嘗見於用;忠厚之質(zhì),不移於勢,是用進(jìn)登書殿,增重使指。”《孽?;ā返谑嘶兀骸按舜纬鲅?,必能爭回多少利權(quán),增重多少國體?!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揆鄭<哀政聞社員>》:“今以最新之名詞,號(hào)召天下,且援引老成黃耉如 馬良 者,以增重黨勢?!?/p>
歸有光名句,吳山圖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