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劉祎之《奉和別越王》:
周屏辭金殿,梁驂整玉珂。
管聲依折柳,琴韻動(dòng)流波。
鶴蓋分陰促,龍軒別念多。
延襟小山路,還起大風(fēng)歌。
注釋參考
折柳
(1).折取柳枝。語出《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zhǎng)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zèng)別?!焙蠖嘤脼橘?zèng)別或送別之詞。 唐 權(quán)德輿 《送陸太?!吩?shī):“新知折柳贈(zèng),舊侶乘籃送?!?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暗憐衣帶,不勝折柳之懷?!?/p>
(2).古樂曲名?!墩蹢盍非氖》Q。多用以惜別懷遠(yuǎn)。《文苑英華》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已寤歌於《折柳》,復(fù)行吟而《採(cǎi)蓮》?!?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shī):“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袁郊 《甘澤謠·許云封》:“《折柳》傳情,悲 玉關(guān) 之戍客?!?姚鵷鶵 《王建章挽詩(shī)》:“《陽(yáng)關(guān)》《折柳》凄迷別,行卷題詩(shī)醉醒間?!眳⒁姟?折楊柳 ”。
(3).《詩(shī)·齊風(fēng)·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毛 傳:“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為藩,無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籬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設(shè)備。 晉 葛洪 《抱樸子·譏惑》:“大 楚 帶甲百萬,而有振槁之脆;強(qiáng) 秦 殽 函 襲嶮,而無折柳之固?!?/p>
琴韻
1.猶琴音。 2.指琴音的韻味。流波
(1).流水?!冻o·遠(yuǎn)游》:“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唐 羅隱 《蟋蟀詩(shī)》:“美人在何,夜影流波?!?清 唐孫華 《閑居寫懷》詩(shī)之八:“習(xí)成固難挽,流波日滔滔?!薄痘ǔ恰?981年第1期:“從船艙望去,兩岸彌漫在細(xì)雨中的房屋、樹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時(shí)起時(shí)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瑩流轉(zhuǎn)的眼波?!段倪x·宋玉<神女賦>》:“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李善 注:“流波,目視貌,言舉目延視,精若水波,將成瀾也?!?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jié):“歌舞將終,舞人并脫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劉祎之名句,奉和別越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