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滕元發(fā)《句》:
出自宋代滕元發(fā)《句》,該句一般未成詩或是殘句。
注釋參考
負鼎
指 伊尹 背負鼎俎見 湯 ,喻以烹調(diào)致 湯 王道之事。《史記·殷本紀》:“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于 湯 而無由,乃為 有莘氏 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 ,致于王道?!?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 殷王 期負鼎, 汶水 起垂竿?!?宋 葉適 《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 桐江 笑短弱,負鼎 莘野 嫌豪粗。”后用以指輔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逗鬂h書·馬援傳論》:“ 馬援 騰聲 三輔 ,遨游二帝,及定節(jié)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愿,蓋為千載之遇焉。”《晉書·紀瞻傳》:“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勞無負鼎,口不商歌,橫逢大運,頻煩饕竊?!?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進無負鼎説,退慚補袞詩。”
早為
已是。 前蜀 李珣 《浣溪沙》詞之三:“早為不逢 巫峽 夢,那堪虛度 錦江 春。”
右相
官名。 春秋 齊景公 始置左右相各一, 秦 及 漢 初因之。 文帝 以后置丞相一人。 北齊 、 北周 設(shè)左右丞相。 唐玄宗 開元 初年改左右仆射為尚書左右丞相, 天寶 初復其舊,乃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 南宋 、 元 、 明 皆曾設(shè)左右丞相,后廢。
魯夫
魯莽的男子。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唐紀憲宗》:“﹝ 李愬 ﹞是懦兒否?是魯夫否?”
滕元發(fā)名句,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