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慮儻冥契,玄機(jī)詎難入
出自宋代程公許《游仙二章范殿撰潔庵先生》:
空山學(xué)仙子,幽獨(dú)性成癖。
誰令一念差,失腳塵綱密。
隨緣習(xí)泡影,隱思曉繼夕。
了了三生夢,掣電了無跡。
豈不志遠(yuǎn)游,誰為傅羽翼。
抱關(guān)覘紫氣,跪履問黃石。
靜慮儻冥契,玄機(jī)詎難入。
縞發(fā)古仙公,遺世而獨(dú)立。
惝恍如有遇,一言曰守一。
引臂許相從,長生吒珠籍。
注釋參考
靜慮
(1).滌除一切雜念。《太平廣記》卷十九引 唐 盧□ 《逸史·李林甫》:“相gong{1*1}安神靜慮,萬想俱遣?!薄对企牌呋`》卷三二:“但當(dāng)和心、少念、靜慮,先去亂神、犯性之事。”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jié):“禪的意義是澄心靜慮,坐禪入定,絕滅一切妄念,專心求解脫。”
(2).靜心思考。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幸多暇日,自求諸己,研精靜慮,貞觀厥美。”《宋史·蘇軾傳》:“平居靜慮,亦嘗有憂於此乎!”
(3).佛教語。猶禪定。謂坐禪時(shí)住心于一境,冥想妙理?!栋尺_(dá)磨俱舍論》卷二八:“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p>
冥契
(1).默契;暗相投合?!稌x書·慕容垂載記》:“寵踰宗舊,任齊懿藩,自古君臣冥契之重,豈甚此邪?” 宋 蘇軾 《朱壽昌梁武懺贊偈》:“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鍼,不謀而合?!?明 李贄 《送鄭大姚序》:“君豈亦學(xué) 黃 老 而有得者耶?抑天資冥契,與道合真,不自知其至於斯也?!?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biāo)注>序》:“讀之久,而吾之心與古人之心冥契焉,則往往有神解獨(dú)到?!?/p>
(2).指天機(jī),天意?!杜f唐書·高祖紀(jì)》:“然 李氏 將興,天祚有應(yīng),冥契深隱,妄肆誅夷。”
(3).指意氣相投的知音好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支道林 ﹞謂人曰:‘昔匠石廢斤於 郢 人, 牙生 輟弦於 鐘子 ,推己外求,良不虛也。冥契既逝,發(fā)言莫賞,中心藴結(jié),余其亡矣?!?清 黃景仁 《哭龔梓樹》詩之二:“十年舊雨阻 燕 云,把袂俄驚冥契分?!?/p>
(4).指內(nèi)心的至誠。 唐 駱賓王 《靈泉頌》:“顧我罔極,因心感至,冥契動(dòng)天,甘泉涌地,泠泠無竭,蒸蒸不匱。”
(5).在陰間締結(jié)的婚約?!缎蜁V·小字三教經(jīng)》:“ 彩鸞 泣謝,諭 蕭 曰:與汝自有冥契,今當(dāng)往人世矣?!?/p>
玄機(jī)
玄機(jī) (xuánjī) 佛家、道家稱奧妙的道理 (of Taoists) profound theory 神妙的機(jī)宜 mysterious principles 不露玄機(jī)程公許名句,游仙二章范殿撰潔庵先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