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馬默《題華山圖》:
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飛來自山頂。
真人言我昔曾登,爭(zhēng)奈今生都不省。
華山北面始披圖,萬壑千峰一一殊。
長(zhǎng)記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頂看寰區(qū)。
注釋參考
南山
南山 (Nán Shān) 指終南山,在陜西省西安市南 Zhongnanshan南面
南面 (nánmiàn) 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故天子、諸侯見群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稱帝位 face south;empery 圣人南面而聽天下。——《易·說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南面召見?!鳌?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 宰執(zhí)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濉?黃宗羲《柳敬亭傳》千仞
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肚f子·秋水》:“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晉 司馬彪 《贈(zèng)山濤》詩:“上凌青云霓,下臨千仞谷?!?清 方文 《陳臥子子龍》詩:“惠心燭千仞,雄風(fēng)扇八區(qū)。”
來自
來自 (láizì)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zhuǎn)、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fā)生 derive from;originate from;come from; stem from; spring from 主要收入來自開采煤礦山頂
山頂 (shāndǐng)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態(tài)可分為平頂、圓頂、尖頂(又稱山峰),在地形圖上一般比較主要的山頂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線 peak馬默名句,題華山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