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靈澈《東林寺寄包侍御》: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注釋參考
清陰
(1).清涼的樹陰。 晉 陶潛 《歸鳥詩》:“顧儔相鳴,景庇清陰?!?唐 薛能 《楊柳枝》詞:“游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戀著那清陰半畝香千陣?!?/p>
(2).喻恩澤。 宋 蘇軾 《補(bǔ)唐文宗柳公權(quán)聯(lián)句》:“愿言均此施,清陰分四方。”
(3).謂天氣陰涼。 宋 梅堯臣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之》:“是時(shí)天清陰,力氣勇奔驟?!?/p>
山木
(1).山中的樹木?!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吧侥救缡?,弗加於山;魚鹽蜃蛤,弗加於海?!?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過瞿溪山僧》詩:“鉆燧斷山木,掩岸墐?nèi)f戶?!?唐 白居易 《自題小草亭》詩:“土階全壘塊,山木半留皮?!?/p>
(2).古歌名?!段倪x·江淹<恨賦>》:“若乃 趙王 既虜,遷於房陵?!?李善 注引《淮南子》:“ 趙王 遷流 房陵 ,思故鄉(xiāng),作《山木》之嘔,聞?wù)吣浑E涕。” 清 錢謙益 《<梅村先生詩集>序》:“夫所謂不學(xué)而能者,《三侯》、《垓下》、《滄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稱心而衝口者是也。”參閱 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淮南內(nèi)篇二十》。
跂石
垂足而坐于石上。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fēng)詩》之八:“下橋先勸酒,跂石始調(diào)琴。” 唐 靈澈 《東林寺寄包侍御》詩:“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罏峯二十人。” 宋 楊萬里 《雪后陪使客游惠山寄懷尤延之》詩:“眠云跂石 梁溪 叟,恨殺風(fēng)煙隔草堂。”
觀身
謂觀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独献印罚骸耙陨碛^身。” 唐 李程 《賦得竹箭有筠》詩:“方持不易操,對(duì)此欲觀身。” 宋 蘇軾 《送參寥師》詩:“閲世走人間,觀身臥云嶺?!?/p>
靈澈名句,東林寺寄包侍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