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紫霞真人《游白鹿洞歌》: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窺人世煙云重。
。
我欲攬秀色,——青芙蓉。
。
舉手石扇開半掩,綠鬟玉女如相逢。
。
風雷隱隱萬壑瀉,憑崖倚樹聞清鐘。
。
洞門之外百丈松,千株盡化炎蒼龍。
。
駕蒼龍,騎白鹿,泉堪飲,芝可服。
。
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黃庭石上讀。
注釋參考
白鹿洞
洞名。在 江西省 星子縣 北 廬山 五老峰 下。 唐 貞元 中 李渤 與兄 涉 隱居讀書于此,畜一白鹿,因名。 唐 王建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君》詩:“君家 白鹿洞 ,聞道亦生苔。”《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 白鹿洞 在 廬山 之陽,常聚生徒數(shù)百人。”
五老峰
江西省 廬山 東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聳立,故稱。峰下 九迭屏 為 李白 讀書處;東南有白鹿洞書院遺址,為 朱熹 講學處。 唐 李白 《登廬山五老峰》詩:“ 廬山 東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廬山日記》:“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陰,一岡連屬?!?清 趙翼 《新春小集》詩:“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币嗍∽鳌?五老 ”。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雙林?!?康有為 《廬山謠》:“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孫諸峰咸侍叢。”
紫霞真人名句,游白鹿洞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