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僧還惜別,游客亦忘歸
出自唐代鄭良士《題興化高田院橋亭》: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覺非。
野僧還惜別,游客亦忘歸。
月滿千巖靜,風清一磬微。
何時脫塵役,杖履愿相依。
注釋參考
野僧
(1).山野僧人。 唐 張籍 《贈王秘書》詩:“身屈祗聞詞客説,家貧多見野僧招。” 宋 吳聿 《觀林詩話》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傳?!?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二月出門,有野僧送行?!?/p>
(2).為僧人自謙之稱。 唐 皎然 《戲題》詩之一:“時人不解野僧意,歸去溪頭作鳥羣?!?/p>
惜別
惜別 (xībié) 舍不得離別 be reluctant to part 惜別之情游客
游客 (yóukè) 游子;旅游者 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 觀光者 sightseer忘歸
(1).忘返。《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p>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返,故稱?!豆珜O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夢 之圃。”《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李周翰 注:“忘歸,矢名?!?/p>
鄭良士名句,題興化高田院橋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幾何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