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鞏《游麻姑山》:
軍南琴古原行數(shù)里,忽見峻嶺橫千尋。
誰開一徑破蒼翠,對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儼朝士,下蔭石齒明如金。
遂登半嶺望城郭,但見積靄索江潯。
岡陵稍轉(zhuǎn)露樓閣,沙莽忽盡橫園林。
秋光已逼琴草歇,寒氣況乘巖谷深。
我馳輕輿豈知倦,倏忽遂覺窮嵚崟。
龍門誰來此中鑿,玉簡不記何年沉。
泉聲可聽真眾籟,泉意欲寫無瑤琴。
斗回地勢一如削,{左禾右罷}稏百頃黃差參。
橫開三門兩出路,卻立兩殿當(dāng)崖陰。
深廊千步抵巖腹,桀木萬本摩天心。
碑文磊嵬氣不俗,筆畫縹緲工非今。
世傳仙人家此地,天風(fēng)泠泠吹我襟。
今人豈解不老術(shù),可怪綠發(fā)常盈簪。
根源分明我能說,一室傾里輪瑯琳。
相高既不擁耒耜,方壯又不持戈鐔。
我丁轗軻豈暇議,直喜虛曠開煩襟。
清謠琴若先構(gòu),白灑到手無停斟。
山人執(zhí)袂與我語,留我饋我山中禽。
玲瓏當(dāng)琴急雨灑,窈窕隔溪孤笛吟。
未昏已移就明燭,病骨夜宿添重衾。
神醒氣王目無睡,到曉獨愛流泉音。
起來身去接塵事,片心未省忘登臨。
注釋參考
世傳
世傳 (shìchuán) 世代相傳;祖?zhèn)?be hand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仙人
仙人 (xiānrén)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celestial being;immortal此地
這里,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認(rèn)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zhàn)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p>
天風(fēng)
風(fēng)。風(fēng)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yáng),天風(fēng)吹旛旂?!?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fēng),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diào)》九:“天風(fēng)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泠泠
泠泠 (línglíng) 形容清涼;冷清 cool;chilly 白露泠泠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of voice) clear曾鞏名句,游麻姑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