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彥衛(wèi)《題蘭亭帖》:
生涯寄簡(jiǎn)瓢,嗜古成傳癖。
胸蟠萬卷書,禊帖究所出。
三百七十五,異論溢編帙。
更相自戈予,又類相形色。
我昔識(shí)諸老,高論聆侍側(cè)。
玉筆貴藏鋒。
真贗拚金錫。
精神茍不具,徒爾致研席。
搜訪諸賢語,編類置丈室。
使我心豁然,登山如得屐。
妄意於斯文,庶可益涓滴。
作詩謝來貺,持寄俟他日。
注釋參考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nèi)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shù)。”后以“三百”指代《詩經(jīng)》。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編帙
書籍卷冊(cè)。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莊蓼塘藏書》:“其家蓄書數(shù)萬卷…… 蓼塘 既沒,子孫不知保惜,或?yàn)橄x鼠蝕囓,或?yàn)猷徸R(shí)盜竊,或供飲博之需,或應(yīng)糊覆之用,編帙散亂,所存無幾?!?/p>
趙彥衛(wèi)名句,題蘭亭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