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昌齡《觀江淮名勝圖》:
刻意吟云山,尤知隱淪妙。
遠(yuǎn)公何為者,再詣臨海嶠。
而我高其風(fēng),披圖得遺照。
援毫無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掃荊門煙,明標(biāo)赤城燒。
青蔥林間嶺,隱見淮海徼。
但指香爐頂,無聞白猿嘯。
沙門既云滅,獨(dú)往豈殊調(diào)。
感對懷拂衣,胡寧事漁釣。
安期始遺舄,千古謝榮耀。
投跡庶可齊,滄浪有孤棹。
注釋參考
香爐
香爐 (xiānglú) 燒香用的器具,尤指用于宗教儀式中吊在鏈子上擺動的有蓋香爐 incense burner無聞
無聞 (wúwén) 沒有名聲;沒有成名 inglorious 默默無聞 指耳聾 deaf 耳無聞,目無見白猿
(1).亦作“ 白猨 ”、“ 白蝯 ”。白毛的猿?!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 堂庭之山 ,多棪木,多白猿?!薄痘茨献印ふf山訓(xùn)》:“ 楚王 有白蝯,王自射之,則搏矢而熙?!薄稌x書·張載傳》:“白猨玄豹,藏于靈檻?!?/p>
(2).指 白猿公 。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受書 黃石 ,意在王者之圖;揮劍 白猿 ,心存霸國之用?!?唐 李白 《中丞宋公軍次尋陽》詩:“ 白猿 慙劍術(shù), 黃石 借兵符。”參見“ 白猿公 ”。
王昌齡名句,觀江淮名勝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