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應(yīng)辰獨(dú)壈坎,華發(fā)示得離賓筵
出自宋代司馬光《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呈》:
劍山中斷融為川,沮江雙流郁回旋。
溝塍阡陌粲如繡,香秔紫芋皆良田。
地靈物秀氣淑美,由來袞袞生英賢。
朝家文明所及遠(yuǎn),於仿臺(tái)閣尤蟬聊。
獵纓鳴佩走聲望,出入金馬如云煙。
奈何應(yīng)辰獨(dú)壈坎,華發(fā)示得離賓筵。
玙璠懸黎已為寶,結(jié)綠豈得偏棄捐。
愿群彈冠自重惜,邑人行育子虛篇。
注釋參考
奈何
奈何 (nàihé)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懲治;對付 do sth.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壈坎
坎壈。 唐 張彪 《北游還酬孟云卿》詩:“行行無定心,壈坎難歸來?!?宋 司馬光 《上許州吳給事書》:“東西南北,崎嶇壈坎?!?明 唐順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雖壈坎其身,必發(fā)之于其子孫。”
華發(fā)
華發(fā) (huáfà) 斑白的頭發(fā) grey hair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賓筵
亦作“賔筵”。1.宴請賓客的筵席。 唐 張說 《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莊賦得筵字》:“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huì)聯(lián)句》:“賓筵盡 狐 趙 ,導(dǎo)騎多 衛(wèi) 霍 。” 劉師培 《文說·宗騷》:“桂酒椒漿,侈列賓筵之品?!?/p>
(2).指鹿鳴宴。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 商丘 陳叟 ,名 百萬 ,生長 嘉 隆 間,一百九齡,曾登賓筵?!?/p>
(3).指幕賓席位。
司馬光名句,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