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陽枋《紹慶府教廳瑞麥》:
耕稼問黔巑,禾黍慳培塿。
秀實僅有之,嘉祥藐烏睹。
府主金華仙,農(nóng)事躬緬縷。
暖律笑吹鄒,長府肯為魯。
節(jié)用寓封殖,寬片從字撫。
去年民病獲,公把漏天補。
今趁機春耕。
公有月額雨。
至和委來牟,兩岐分藝圃。
雙秀可奇觀,三穎駭珍吐。
一如荀氏龍,頭角森踽踽。
一如賈氏虎,傳彪稱最怒。
友于好弟兄,長岐支傴僂。
芒穎乍崢嶸,襁褓辭嫗姆。
苗脈共根株,萬物本乎祖。
見說西家牛,二犢同一乳。
瑣碎眾難并,異聞杳前古。
歸功二千石,為言的有主。
憶昔辛丑間,紅塵飛白羽。
陸海沈炊煙,原田沒棒楛。
殿角深顧憂,宅西命山甫。
太平登九年,魚鳧藹生聚。
長嘯孤云端,漢中我疆宇。
片心天地通,助順知已許。
畜繁田不蕪,麥瑞富高庾。
萬灶飽貔貅,余勇洵可賈。
坐縛長橋蛟,行卻九關虎。
挈還天子地,醉言執(zhí)童羖。
袞衣逐歸禾,上瑞此焉取。
癯儒嘉聞言,中夜長起舞。
注釋參考
至和
(1).極和諧、安順。《大戴禮記·王言》:“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 漢 賈誼 《新書·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適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進之帝?!?/p>
(2).指天地間祥和之氣?!端螘分径罚骸绑w至和,感陰陽,德無不柔,繁休祥?!?唐 劉禹錫 《唐故朝議郎贈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運生萬物,而以正氣鐘賢人。至和來宅,其德乃具,公實有焉。”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還坐法宮,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聞《九韶》?!?/p>
來牟
亦作“ 來麰 ”。古時大小麥的統(tǒng)稱?!对姟ぶ茼灐に嘉摹罚骸百O我來牟,帝命率育?!?朱熹 集傳:“來,小麥。牟,大麥也。” 宋 蘇軾 《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之一:“來麰有信迎三白,薝卜無香散六花?!币槐咀鳌?來牟 ”。
兩岐
亦作“ 兩歧 ”。1.分為兩支?!逗鬂h書·張堪傳》:“﹝ 張堪 ﹞拜 漁陽 太守……乃於 狐奴 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 張君 為政,樂不可支。’” 唐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p>
(2).指兩個分岔。 南朝 齊 謝朓 《將游湘水尋句溪》詩:“瑟汩瀉長淀,潺湲赴兩岐?!?宋 陸游 《雪作》詩:“飛蝗掃地無遺種,瑞麥連云有兩歧。” 明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麥有兩岐,芝有三秀?!?/p>
(3).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nóng)業(yè)有方,民樂年豐。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詩:“子肅兩岐功,我滯三冬職?!?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詩:“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今識兩歧?!?/p>
(4).借指麥子。 南朝 梁 沉約 《留真人東山還》詩:“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p>
(5).指特異之禾稼。 前蜀 韋莊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兩岐爰少;繁絃九變,大護殊稀?!?/p>
(6).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tǒng)一。《宋史·王覿傳》:“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節(jié):“而 湘 贛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粵 代表 黃 君 克強 亦本在 漢陽 ,故復電催各省迅即派員赴 鄂 ,以免兩歧?!?/p>
藝圃
(1).種植花卉園圃。 清 劉大櫆 《繭齋先生傳》:“日率孫曾僮僕,相與藝圃灌園,植花竹以樂其志?!?/p>
(2).指著述之事或典籍薈萃之處。 宋 樓鑰 《送劉仲起主簿》詩:“公餘黃卷頻卷舒,藝圃工夫日加葺。” 明 張居正 《恭勵圣學詩》:“書帷簡儒彥,藝圃覃文思?!?/p>
(3).指文學藝術界。 宋 陸游 《答廖主簿發(fā)解啟》:“文高藝圃,行著鄉(xiāng)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古之奇》:“工古調(diào),足幽閒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藝圃,不泛然矣?!?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桃花園》:“冀永垂藝圃,爭看好句如花,且共識桃園,續(xù)賦佳篇似畫?!?/p>
陽枋名句,紹慶府教廳瑞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