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喜雨亭記》: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治官舍。
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
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
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
”“無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
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
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
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歸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注釋參考
丁卯
丁卯 (Dīng-Mǎo) 六十甲子的第四位 Ding Mao,the 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在丁卯 (公元1627年) 三月之望。——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大雨
(1).降雨量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洞呵铩る[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薄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皶齑笥辏啦煌?。”
(2).現(xiàn)我國氣象觀測規(guī)定,一小時內(nèi)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時內(nèi)的雨量為25.0--49.9毫米的雨為大雨。
三日
(1).三天?!兑住ばM》:“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p>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fù)四年?!?/p>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p>
蘇軾名句,喜雨亭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廢土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