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恐裴公門,從此近舍湜
出自宋代陳與義《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
風(fēng)雨一葉過,黃花已陳跡。
人貧交舊疏,歲暮日月疾。
貪人積胡椒,智不到鬼錄。
那知庾郎菜,地瘦飽金玉。
不如學(xué)服氣,清座了晨夕。
尚余煙月債,驅(qū)使入吟筆。
晚逢葛先生,憐我出無仆。
借車得時(shí)詣,謬窺文字籙。
談詩不知疲,或作夜半客。
揮毫寫珠玉,治郡蓋余力。
不羨江千萬,不慕李八百。
愿傳公句法,容我附風(fēng)翼。
城東劉子政,著書方滿屋。
昨示一篇詩,三日嘆未足。
仍聞供筆硯,家有樊通德。
但恐裴公門,從此近舍湜。
注釋參考
公門
(1).古稱國君之外門為“公門”?!抖Y記·曲禮上》:“國君下齊牛,式宗廟,大夫士下公門,式路馬,乘路馬,必朝服。”《穀梁傳·莊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館于外。筑,禮也;于外,非禮也。筑之為禮,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門出?!薄妒酚洝堘屩T唐列傳》:“頃之,太子與 梁王 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 釋之 追止太子、 梁王 無得入殿門。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p>
(2).官署,衙門?!盾髯印?qiáng)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后娶》:“身沒之后,辭訟盈公門,謗辱彰道路?!?唐 張固 《幽閑鼓吹》:“ 張長史 釋褐為 蘇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過狀,判去。不數(shù)日復(fù)至。乃怒而責(zé)曰:‘敢以閒事屢擾公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折獄》:“sha{1-1}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結(jié);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婦,勿復(fù)出入公門?!?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過一位總督很喜歡他,他時(shí)常出入公門。”
從此
從此 (cóngcǐ) 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fù)擔(dān)更重了 從那個(gè)地方起或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thenceforward陳與義名句,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