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庠《齋中讀書》:
藤篋紛披擁蠹筠,日開黃卷代談賓。
一經(jīng)皓首心非悔,枉是無言對斲輪。
注釋參考
一經(jīng)
一經(jīng) (yījīng) 用在動詞或表示條件的詞組前面,表示只要經(jīng)過某種行為或某個步驟,就可以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結(jié)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應(yīng) as soon as皓首
皓首 (hàoshǒu) 白頭,指老年 hoary head 垂發(fā)服戎,功成皓首?!逗髸鴷螐妭鳌?h3>言對(1).晤面交談;應(yīng)對。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綱琳二法師書》:“無由言對,執(zhí)筆長懷?!?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宗居士書》:“未緣言對,聊以代面?!薄赌鲜贰げ膛d宗傳》:“ 興宗 奇其言對,命釋縛?!?/p>
(2).指不用典故的對偶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 長卿 《上林賦》云:‘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搜詫χ愐?。” 王力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拿今天的話來說,言對就是不用典故,事對就是用典故?!?/p>
斲輪
亦作“斵輪”。1.斫木制造車輪?!肚f子·天道》:“ 輪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yīng)於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輪。’”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學(xué)似斵輪 扁 ,詩如 飯顆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白話為維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販牛之商,斲輪之工,散見於傳記諸書,猶往往不絶?!?/p>
(2).借指經(jīng)驗豐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題王仲顯讀書樓》詩:“人云太癡絶,我自斲輪妙?!?清 顧紹敏 《秋日感懷》詩之三:“ 中郎 應(yīng)自憐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輪?!?/p>
(3).指經(jīng)驗豐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參同契>序》:“援筆於既悟之后則可,牽文於未悟之前則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見誚斵輪矣?!眳⒁姟?斲輪手 ”。
宋庠名句,齋中讀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