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铚《送孫肖之還縉云》:
蓬蒿頻歲掩鄉(xiāng)關(guān),再喜相逢一破顏。
游子年華紅葉老,幽人風味白云閒。
那知篋裹書成后,猶作溪邊興盡還。
流落天涯俱避地,念君更入萬重山。
注釋參考
流落天涯
天涯:天邊,指極遠的地方。窮困潦倒,到處漂泊。形容生活不安定,極為困苦。避地
亦作“ 避墬 ”。1.謂遷地以避災禍?!稘h書·敘傳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樓煩 ,致馬牛羊數(shù)千羣?!薄稘h書·敘傳上》:“﹝ 班彪 ﹞知 隗囂 終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顏師古 注:“墬,古地字。”《后漢書·東夷傳·濊》:“ 漢 初大亂, 燕 、 齊 、 趙 人往避地者數(shù)萬口?!?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初, 粲 與族兄 凱 避地 荊州 ,依 劉表 ?!?宋 文天祥 《指南后錄·東海集序》:“自喪亂后,友人挈家避地?!?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嘗避地至吾郡,交幾社諸人?!?/p>
(2).猶言避世隱居?!逗鬂h書·郅惲傳》:“﹝ 郅惲 ﹞后坐事左轉(zhuǎn) 芒 長,又免歸,避地教授,著書八篇。” 李賢 注:“避地,謂隱遁也?!?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香在下,水陸寧晏,足為避地之鄉(xiāng)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師游越》詩:“此行非避地,乘興獨相求?!?/p>
重山
重迭的山。 晉 左思 《魏都賦》:“由重山之束阨,因長川之裾勢?!?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蠻陬夷徼,重山萬里?!?宋 張元干 《菩薩蠻》詞:“歸恨隔重山,樓高莫憑欄?!?/p>
王铚名句,送孫肖之還縉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淘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