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地上翻瓢,眉間掛劍。
古道雖微,惡聲難掩。
窮則通,通則變。
倒跨楊岐三腳驢,踏破山前祖父田園,一片兩片,四五六七片。
千丈懸崖弄險巘,草鞋修整已多時。
秋風償盡皮毛債,散步閑云快活戲。
注釋參考
地上
(1).陸地上?!吨芏Y·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币嘀傅孛嫔?。 唐 李白 《靜夜思》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魯迅 《吶喊·鴨的喜劇》:“小鴨也誠然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p>
(2).指人間,陽世。《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薄稘h書·周亞夫傳》:“廷尉責問曰:‘君侯欲反何?’ 亞夫 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乎?’吏曰:‘君縱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宋 蘇舜欽 《吳江亭上對月》詩:“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觸斗牛?!?/p>
眉間
眉間 (méijiān) 在二側眉毛間、額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緊接著鼻根上方的額骨或正中矢狀斷面通過此區(qū)的一點 glabella掛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 春秋 時, 吳王 壽夢 少子 季札 封于 延陵 ,號 延陵季子 。他出使路過 徐國 , 徐國 國君很愛他的劍。 季札 已心許,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等到回來時, 徐 君已死, 季札 就把劍掛在 徐 君墓上,表示不能因 徐 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后以“掛劍”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諱稱朋友逝世。 唐 王維 《哭祖六自虛》詩:“不期先掛劍,長恐后著鞭?!?明 張煌言 《祭定西侯張侯服文》:“徒深掛劍之懷,每阻炙雞之愿。” 蘇曼殊 《答蕭公書》:“今托 穆弟 奉去《飲馬荒城圖》一幅,敬乞足下為焚化於 趙公 伯先 墓前,蓋同客 秣陵 時許 趙公 者,亦昔人掛劍之意?!?/p>
釋紹曇名句,偈頌一百零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