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文《次韻感舊》:
人間歲月如江波,歡樂苦少哀情多。
千曲箜篌彈不盡,公無渡河公渡河。
注釋參考
箜篌
箜篌 (kōnghóu) 古代來自西域的譯詞。一種撥弦樂器,弦數(shù)因樂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臥式和豎式兩種。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 harp,an ancient plucked stringed instrument不盡
不盡 (bùjìn) 不完全 not completely 不盡合理 沒有盡頭;不完 endless 感恩不盡公無渡河
樂府歌辭名?!稑犯娂犯接谙嗪透柁o《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辭首句“公無渡河”而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箜篌引》, 朝鮮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麗玉 所作也。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歌。聲甚悽愴,曲終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 還,以其聲語妻 麗玉 。 玉 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wù)吣粔櫆I飲泣焉。 麗玉 以其聲傳鄰女 麗容 ,名曰《箜篌引》焉。”
渡河
渡河 (dùhé) 通過江河 cross a river趙文名句,次韻感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小滿流量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