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登《思?xì)w》:
忽忽已秋杪,言歸欣有期。
節(jié)物想吾廬,青蕊繁東籬。
流匙白云子,蘸甲黃鵝兒。
對此憶羈旅,多應(yīng)歌式微。
喜慰倚門心,愁消舉案眉。
稚子鬧檐隙,繞膝牽人衣。
歸興念如許,兼程猶苦遲。
明朝秋色里,烏帽風(fēng)披披。
注釋參考
羈旅
亦作“羇旅”。1.寄居異鄉(xiāng)?!蹲髠鳌でf公二十二年》:“ 齊侯 使 敬仲 為卿,辭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預(yù) 注:“羇,寄;旅,客也?!薄妒酚洝り愯绞兰摇罚骸傲b旅之臣,幸得免負(fù)擔(dān),君之惠也?!?唐 韓愈 《又與柳中丞書》:“夫遠(yuǎn)徵軍士,行者有羇旅離別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 宋 陸游 《六言》詩之四:“壯歲京華羈旅,暮年湖海清狂?!?/p>
(2).指客居異鄉(xiāng)的人。《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鄭玄 注:“羇旅,過行寄止者?!?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涉務(wù)》:“ 江 南朝士,因 晉 中興,南渡 江 ,卒為羈旅。”《資治通鑒·晉惠帝太安二年》:“ 機(jī) 以羇旅事 穎 ,一旦頓居諸將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清 龔自珍 《臺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詞:“ 吳 棉已把桃笙換,流光最驚羈旅?!?/p>
多應(yīng)
大概,多半是。 唐 李宣古 《聽蜀道士琴歌》:“人間豈合值仙蹤,此別多應(yīng)不再逢。” 宋 曾慥 《類說》卷四九:“定知我死在汝后,多應(yīng)汝死在我前?!?元 劉庭信 《粉蝶兒·美色》曲:“説甚么芳卿性純,秋娘豐韻。多應(yīng)他懶住蟾宮,潛下仙階,謫降凡塵?!薄端疂G傳》第四二回:“多應(yīng)這廝走入村中樹林里去了?!?清 李漁 《憐香伴·聞試》:“探偵人已歸,探偵人已歸。看他兩頰笑容堆,多應(yīng)有機(jī)會?!?/p>
式微
式微 (shìwēi) 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decline 式微式微,胡不歸?(式微:天將暮。)——《詩·邶風(fēng)·式微》高登名句,思?xì)w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